1、七年级语文8、人生寓言(节选)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寓言的特点,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准确理解其含义。过程与方法:赏析文中优美语言,从而把握课文主旨并学习精美表达。知识链接:一、了解文体: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 韩非子等著作中.二、走进作者:周国平,1945 年 7 月生于上海。196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 年入学于中国
2、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 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主要著作有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宝贝、宝贝 偶尔远行 守望的距离等。其散文常用文学形式谈哲学,善于探索现代人精神的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抽测生字、生词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感知内容(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复述第一则寓言的故事情节(提示:故事可分为三个情节,每个情节用最简单的话概括)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用原文回答)?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2、感知语言同学们,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读读下面这个句子,试着说说它美在哪里,然后把你的想法尝试着写在横线上。“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2)读了这篇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会让想起寓言中的白兔?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狐狸与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 选自伊索寓言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