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油鞋、油纸伞、挪窝儿、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麻渣、骊歌、四眼狗、肿胀、叮恐惧、花圃。 2 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3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有所得。 教学重点:1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的父子情感。 2 体会文章中的“父亲”这一形象。 3 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反思自己的亲情和友情。 4 理解文章中的“花”这一形象。 5 体会文中的一些含蓄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任务:1 掌握文章的一些文学常识。 2 深入理解“父亲”和“花”这两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形象。 3 让学生具体体会一下作者巧妙的构思
2、和细腻的感情。 二 教学重点:1 通过对“父亲”和“花”这两个形象的讨论,体会文章中父亲与“我”的情感。 2 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包含着浓浓亲情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来体会,共同来学习。那么在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从你们懂事起到现在,你们有没有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亲,想一想疼你爱你的亲人甚至是用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呢?(有) (没有) 请看课文的题目, 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是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有关作家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的一些资料
3、课后会印发给大家,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够仔细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文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对于你们理解这篇课文很有帮助。 (二) 讨论: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015 分钟) (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互相交换预习作业,给五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请各小组发言。 ) :爸爸表面上是很严厉,但实际上却充满着爱心。 他时时盼望着自己长大,鼓励女儿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他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后,便急得吐血。 他也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总结:由此可见,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又是一个能够对我严格要求的好父亲。这样的父亲你们
4、羡慕吗?有这样的父亲是很幸福的!其实,你们都有这样一位非常慈祥非常爱你们的父亲,我们的生活缺少的不是幸福,缺少的只是发现,只是我们对生活的细心的观察。那么作者林海音是如何将她的这种发现,这份通过细心观察而获得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呢?(提问)回忆 (三) 回忆:请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哪些事情?(提问) (5 分钟) 1 回忆了医院探病的情形。 2 回忆了六年前迟到情形。 3 回忆了爸爸爱花的情形。 4 回忆了闯练汇款的情形。 5 回忆了满院落花的情形。 总结:这篇文章作者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对父亲的深情是通过这些回忆的简单的罗列(罗列,就是不加分析的一一列举出来)吗?不是的。有没有一种记
5、流水帐的感觉?没有。它是贯穿着作者起伏的思潮(思绪的潮流) ,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这样子就使得文章更显生动,使得作者的这些回忆具有更大的感情力量:作者首先用衣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父亲的情形;通过回忆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了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了爸爸爱花的情形;还回忆起了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的正金银行去给在日本的叔叔汇款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的意识到爸爸的花
6、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样的回忆过程,内容丰富,但不显得繁琐,不显得零乱。这是一种作文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够仔细的反复地阅读文章,这的确是一篇好文章! (四)提问:花对这篇文章的构思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0 分钟)那么,在作者的回忆过程中,贯穿着一件什么事物呢?这件东西可是对整篇文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花) 1 文章一开始,通过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父亲时的情形。 2 通过回忆探病时父亲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我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而这时,礼堂里的钟声又让她想到了爸爸不会来了, “我”的思潮起了起伏,
7、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回忆起了爸爸爱花的情形。 3 最后写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听到老高的话,使她清醒地意识到父亲已经离开了自己,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也使得其与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花相互呼应。 (五)体会文章中的细腻和巧妙之处 不仅在“花”这一形象上,作者运用得如此的巧妙,如此细腻,在文章的其他地方,都体现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请大家回去找一找,哪些地方你认为作者写得最精彩,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共同讨论一下这个题目。现在我这里仅举其中一例:文章中对父亲的病情,作者一直是用很委婉、很含蓄的言语来表达,它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的病已经很重了,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了。接下来,
8、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含蓄的?(含蓄:语意隐含不露。 )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文章中对父亲的病情写得含蓄的地方。 (约留两分钟的时间) 1 (P13) “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伏笔,最后的感叹号“!”表明了妈妈的语重心长。也为文章设置了悬念:爸爸到底病得怎样了,为什么不能来看她上台?它所起的作用呢,就是让读者有一种继续往下看的欲望,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文章能吸引人” 。 2 (P13)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 “喉咙肿胀着”说明了父亲的病已经不轻了。 3 (P1
9、4)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同样是一处伏笔,是父亲要让自己的女儿做好思想准备,同时也是父亲临终前的忠告,这里体现了父亲的那种伟大无私的关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给自己的儿女以深深的教诲;这里更体现出了父亲在即将离去前的那种挂念和不舍。 4 (P17) “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外面的天有点阴” ,这已经是一个不详的征兆,将情与景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情景交融。 “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了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5 (P2
10、0)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这里作者写出了自己当时的一种预感, 。而之后进了家门,看到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还有石榴树上的小石榴也掉下了几颗。这些都是以花喻人,将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6 (P21)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 。 。 。 。 ”到了这里,我们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一群他所关爱的儿女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和遗憾啊!作者也终于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时,体会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六)作业: 1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理由。 2 从对课文中父爱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