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三、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 二、课时自读辅导:
2、1、自读基础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渲染( )闲暇( )奢望( )呵责( )蹂躏( )猝然( )眺望( )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渲染盛名报酬蹂躏呵责 逆来顺受懊恼迷醉沉醉2、自学课文: 1)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2)课文的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理想方面:充满信心,坚忍不拔。 第二部分(3-4)追求方面:淡泊名利,献身科研。 第三部分(5-6)性情方面:忘我工作,欣赏生活
3、。 第四部分(7)总述:热爱科学(我的信念的集中表现) 。三、课内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指名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
4、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
5、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 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 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彩屏显示】: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成功的原因 2、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四、主题深化 1)关于人的美,请说一句名言或谚语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2)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3)找一找,想一想,在我
6、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四、课时小结:居里夫人以青春、信念直至生命获取科学王国的桂冠,但她却谦逊的把自己比作织茧的蚕、无知的孩子。 别人眼中的她又将如何呢?我们再次走近她的生活,一起欣赏当代散文家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一百周年之际的真情告白跨越百年的美丽 。五、布置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附板书: 1、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2、我 的 信 念 补充:跨越百年的美丽 玛丽居里 梁衡 坚 毅 怀 念 乐 观 居里夫人 崇 敬 执 著 人格魅力 爱 戴 进 取 赞 颂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