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450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1.鲁迅自传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用心 爱心 专心鲁迅自传教案鲁迅年级组别 执笔 课型 审核 时间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记这种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能恰当的阅读资料,辅助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的重大转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培养高尚情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学习以时间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的写法(二)难点 :从简练的语言风格中体会鲁迅的鲁迅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三、教学方式: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内

2、容 在家自学部分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鲁迅及其相关作品。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png hung( ) shui 败( ) chu 办( )zh 江( ) n 喊( ) 亲 q( )三、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8 分)(1)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学力:_用心 爱心 专心(2)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变故:_(3)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衰落:_(4)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维新:_四、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

3、传”是一种怎样的文体?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校教学部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上学期学习(风筝一文,作者是:(鲁迅先生) 。现在那位同学能介绍你所认识的鲁迅或鲁迅的相关作品?(包括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一篇鲁迅自传 ,来树立他一生的经理,追溯他闪光的人生轨迹,系统、全面地来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一生, 。 (板书课题:鲁迅自传 ) 2、本文的题目是鲁迅自传 ,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也叫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传记篇幅可长可短,按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传、小

4、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按写传的人可以分为自传(写自己)及他传(写他人) 。本文鲁迅自传分类可以划分为什么?(学生回答:小传、自传)二、朗读课文 1、全班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教师注意学生若有读错的字词,及时更正。3、正音正字,积累重要字词。(1)厦门( xi ) 皖南( wn ) 学籍(j ) 乞食( q )png hung( 彷徨 ) shui 败(衰 ) chu 办( 筹 )zh 江(浙 ) n 喊(呐 ) 亲 q( 呐 )(2)学力: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用心 爱心 专心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

5、良或改良主义运动三、整体感知:1、听同学朗读课文,在课本中划出表示时间的词句,并切找出相应时间发生的相应事件。 (请四个同学各朗读一个自然段, )2、 (出示小黑板)学生交流讨论,填写表格,梳理鲁迅生平。时间: 主要活动:一八八一年- 出生在周姓家里十三岁时-家遭变故,寄居十八岁-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毕业之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待到在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在仙台学医两年以后-在东京进行文艺活动二十九岁-回国刚回国-在浙江学堂做教员第二年-到绍兴做教务长绍兴光复后-绍兴师范学校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教育部部员 国文系讲师一九二六年-厦门大学教授一九二七年九月-出广东,定居

6、上海一九三六年十月-于上海病逝通过表格的填写,我门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提示:以时间为顺序来描写,作用是:使其条理清晰。 )3、思路:(1) 、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自然段的内容。第 1 段:家庭情况。第 2 段:求学经历。第 3 段:工作情况。第 4 段:文学创作成就。(2) 、读课文最后一段,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成果。用心 爱心 专心鲁迅主要作品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论文集 坟 。 散文诗集野草 。 散文集 朝花夕拾 。 杂文集 热风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3) 、按段与段之间的亲疏关系把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鲁迅的家庭、求学、工作情况。第二部分(4):鲁迅的文学创

7、作成就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鲁迅先生一生的生平经历及著作情况。那么,通过这些经历及著作情况,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具有什么思想的鲁迅?。第二课时一、研读 1、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提示:在鲁迅看来:做幕友,做官老爷的师爷,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他厌恶;做商人,贪心钱财,惟利是图,他也不齿,所以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他考入水师学堂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是为了他当时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2、作者决意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弃学医学文?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鲁迅是个这样的人提示:因为他确知新的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8、,于是认为自己学医对救国救民会有很大帮助。后来,从电影上看到中国人的精神麻木,使作者觉得首先需要“救治”的是国民的精神,用新文艺唤醒他们的觉悟。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鲁迅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伟大作家。(鲁迅少年时的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离开家乡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再由决意学医到弃医学文,都是因为鲁迅本生思想在发生变化,所以“思想的发展是本文的一条隐含的线索。 )3、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提示: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

9、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用心 爱心 专心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二、人物小传的特点(1) 、短小精悍(2) 、不铺陈细节(3) 、语言简洁严谨三、总结全篇从这篇文字简练、语言朴实的自传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鲁迅先生近 50 年的人生经历,而且还能深切体会到他深沉的爱国思想与勤奋创作、不懈奋斗的精神。四、作业设计 请仿照本文,为自己写一篇自传。提示:可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出生地、出生年月,然后以时间为序,介绍自己的生平经历,重点说明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等。要求:语言简洁,重点突出,三四百字左右。五、板书设

10、计: “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自述经历 决意求医弃医从文鲁迅自传文学创作成就:小说集 呐喊 彷徨论文集 坟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注:辅助练习1、据作者情况及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1)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_、 ,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 。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_ 到 _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2)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_,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_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用心 爱心 专心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

11、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_2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

12、者什么样的情感?_4鲁迅到广东后, “四月辞职” ,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_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_参考答案: 1、(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时间 1881 年出生;1930 年的经历与著作(2)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 1926 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用心 爱心 专心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