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 短文两篇《蝉》《贝壳》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4235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 短文两篇《蝉》《贝壳》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 短文两篇《蝉》《贝壳》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短文两篇蝉贝壳一、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哪管是 90 年,90 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 17 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二、合作理解,讨论回答再 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

2、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 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2、贝壳 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 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

3、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作 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 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 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4、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

4、极面对。好 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 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2三、学习感悟,归纳小结。今天这两篇短文,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的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从而引起了我们对生命的 意义的追问和思索,让我们明白了,人不仅应该珍惜生命,而且应尽自己所能让生命活得更精彩的人生哲理。教学反思:在前文所述的两个最喜爱的句子欣赏中,有的学生赞叹贝壳的坚韧不拔,有的感慨生命的短暂,有的赞美平凡的伟大,不一而足,我对他们的回答一一肯定,也许教参给定的答 案很完美,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却是弊大于利。通过贝壳的教学,使我对新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张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构建课堂教学的多元,把师生的平等的关系展示出来,走出技术设计的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