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社戏》(22)(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4020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社戏》(22)(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略)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又如何解决的?明确:三次波折,三次转机。2、请一名同学读第 10 自然段,其他同学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体味其运用之妙。明确:(略)3、结合课后练习,学习“夏夜行船 “段,引导学生揣摩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见教参)4、请同学默读课文“船头看戏 “的段落,思考在作者笔下, “我“所要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明确:不好看。(1)想看-(2)想看-(3)最怕看-5、既然戏不好看,大家都一致赞成回去。请同学们齐读“月下归船“ 的段落。明确:月下归航写了小伙伴们去“偷“ 罗汉豆的趣事。

2、去时 “我“的心情很激迫,总“ 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6、孩子们偷豆时,有一句人物语言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表现了什么性格特征。明确:阿发,“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的多呢。 “这句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文章最后部分是写社戏的余波,其中“六一公公送豆“ 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孩子们“偷“ 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他 “不料竟非常感激起来“,并又送上一大碗罗汉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我“ 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深化主题。2、讨论文章最后一句话。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提示:(1)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我“ 却有这种感觉?(2)同学们读这篇小说有什么感受?(4)文中最后一句话充满着一种怎样的情愫?-四、布置作业:1、做课后练习第二题。2、习作: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