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0).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348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 1、2、3、4难点:目标 2、3、4三、教学用时:3 课时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2、 。 (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教师简介作者) 老舍于 1929 年离英回国,1930 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 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2、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 3、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3、4、理清文章脉络: 问题: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内容及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明确:天气 雪后山景 水上景 5、分析第 1 自然段: 作者用了什么写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对比写法:北平(多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无重雾) 热带(日光毒、 “响亮” ) 济南(无毒日) 特点:“温晴”推论:“宝地”6、朗读第 2 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转到写冬天的山。 7、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明确: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

4、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8、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 、“睡” 、“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

5、理活动。9、小结课文,提示学生热爱祖国的河山。 10、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 巩固生字生词。第二、三课时1、背诵第 3 自然段,思考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找出表示变化的词。 明确:按照空间(方位)顺序,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2、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

6、)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明确:(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顶雪矮松;用“花衣”比喻雪色、草色相间;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4、如何理解“更美的山的肌肤”?明确:理解为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叫人希望看见满山的花草,表现作者对春天的憧憬和人们对春天的期盼。5、朗读第 4 自然段,想想这一段

7、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明确: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水墨画” 。 6、 “这是一张水墨画”中的“这”指的是?明确:城外山坡上卧着的小村庄。7、朗读第 5 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 “绿萍” “冒着热气”水的暖;“水藻” “拿出” “终年贮蓄的绿色”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 ; “垂柳” “照个影儿”水的清、亮。8、 “这块水晶”的这指的是?“空灵”如何理解?明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

8、“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 ,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而且作者视线由下而上仰视:展开想像的翅膀,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指透明。9、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也突出水的多情,把水人格化,充满春意。(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

9、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 )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这是张小水墨画。 ”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山尖全白了,给蓝

10、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6、小结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

11、上十分讲究,清新朴实。 作为“语言大师”的老舍先生,不仅写文章,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谁能为文中的几幅景色取个简洁的名字?明确:小山摇篮图(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温暖如春雪霁初晴图秀丽如画空灵水晶图山明水净7、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二2、抄写生字词,并积累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附: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老 舍分总 济南的天气:对比北平冬天多风 无风声伦敦冬天多雾 无重雾热带日光毒、响亮无毒日济南“温晴”“宝地”老城:暖和安适地睡着小山:围护人们地神态、感受济南的全景雪后山景山上顶雪矮松山尖白雪山坡雪色、草色山腰夕照薄雪“秀气”温暖如春秀美如画山明水净水上景总:城外小村庄“水墨画”绿萍冒着热气水藻拿出绿色垂柳照个影儿暖、绿、清总:由河水自上而下“蓝水晶”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