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难点:一些文言虚词,如“之” 、 “乎” 、 “者” 、 “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三、教学设想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教学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学习上以字词的理解为重。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二课时一、学习 610 则第六则子贡问君子。子曰:“
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孔子如何表述了对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的人的态度?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孔子强调“先行”的观点正确吗?说说你的意见。没有错,人应该把行为端方和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5、从这则看,孔子提出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先行后言,人应该把行为端方和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第七则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主张“成为之美。2、第七则孔子对人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如何理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句话?要求人不仅要正己,
3、还要帮助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的人。第八则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这一则表明了孔子什么观点?表明了孔子对待做官的态度。2、如何理解“求”字的意思?做官要“求” ,要以自己的修养来“求” 。3、如何理解“不可求”的意思?指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有仁德也不能做官。4、这几则讲述了哪方面的人生道理?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九则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述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2、写韶乐之美使孔子感觉移位的句子是什么?三月不知肉味。3、写孔
4、子赞叹音乐创作高妙的句子是什么?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4、这则给了人们什么启示?人应该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第十则(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孔子对点的赞许,表明了他什么主张?提倡人的自然常态,人要和大自然亲近。2、第九、十两则讲了哪方面的人生道理?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二、全文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修养与抱负的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三、布置作业1、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2、背诵课文。四、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