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 天教案教材简析:秋天是一篇略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实验教材注重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同目标 1教学难点:同目标 2。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中秋节就快到了,你们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妙词佳句?(生说)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展示课件 1 词句,生齐读),从这些词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在许多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但秋天依然是绚丽的,是丰收的,是令人喜悦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现代诗人何其芳,走进他的的秋天 ,去领略秋日的美景,去感受秋收的喜悦。 (展示课件 2 课题)二、作者简介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认识现代诗人何其芳(展示课件 3)三、听读、朗读诗歌1、听读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节奏、听感情) ,同时播放多媒体配乐画面,如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课件 4-20
3、)2、朗读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学生读课文,教师投影展示本文生字词: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师:谁愿意为我们认读下生字?(一生读,师展示注音)师:很好,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学生齐读生词)师:学诗歌的关键是朗读,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点一生读)师:他刚才读得怎么样?(二生评)师:这两位同学说得不错,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情感投入(在朗读中通过语调的仰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对比展现诗歌情感的起伏)和视觉再现(在朗读时要在眼前出现一幅幅相关的画面) ,这样才能和诗人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下面听老师
4、再范读一遍,请你们认真体会。(教师再次配乐朗诵,展示朗读节奏,学生用笔做记号)师:请同学们模仿着读两遍吧! 并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 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3、 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给它们命上整齐简洁的名字吗?(学生认真读诗,教师展示思考题)师:现在让我们在音乐中齐读这首诗歌吧! 四、整体把握师:同学们朗诵得真棒。那么谁来回答这些问题?讨论明确:1、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 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洌,这些都暗示了是在秋天。2、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3、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
5、图师:名字取得真棒,说明大家思维很开阔,较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五、想象画面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1小组交流: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其他三位同学适当给予补充或指出不当之处。2全班交流:请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然后描绘画面。3学生点评,老师补充。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
6、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人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南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渔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师:好,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图画,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六、研读、探讨师:下面我们来研读诗句,探讨下列问题。(学生读书
7、、探讨交流)(生回答师略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 ,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师点拨:好了,刚才那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这样几种意见:打到的是鱼,打到的是叶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没打到,但是心情悠闲愉悦。老师觉得大家答的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你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第二个问题:诗的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请你谈谈“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说是“游戏” ,究竟是谁在游戏呢?师点拨: “游戏”这个词语用得很生动,把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
8、船在游戏。师:好的,在开始讨论这三个问题,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 (生讨论,时间稍长)师点拨:要结合上一句理解,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肯定夏天有人吹笛子,到了秋天笛子声消失了,牧羊女开始怀念,夏天的记忆是很美好的,所以是香的,热的。写夏天就是要表明牧羊女的思念,而秋天紧接着夏天而来,依然很美好,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第四个问题“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它要表达或者预示什么呢?(生小声交流意见,教师巡视提醒)师:嗯,很多参考书上对这个“梦寐”理解都说是牧羊女在思恋人,而今天我们的同学解读的过程中读出了牧羊
9、女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她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七、佳句美读师:下面请大家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说一说它美在何处,并按你的理解读一读。(学生边评边读) 师明确: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读时重点放在“飘”上,要读出拖音,表明声音的幽长。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图画。 “饱食” “稻香”要重读。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表明秋天舍不得离开农家,运用拟人的修辞,说明农家丰收了,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轻松、娴静的氛围。 “栖息”要重读,读出丰收的喜悦
10、。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神态, “轻轻”要读出这种心情。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写出渔民捕鱼时欢快闲适,要重读。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写出了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都是秋天,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要重读,且“眼里”要轻读,表明诗歌将结束。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读得也很好,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这首诗吧。八、品味意境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文中三幅画面所创造的意境分别跟下面哪句诗的意境是一致的?(课件展示诗句和画面名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辛弃疾 秋天是丰收在望的喜悦竹喧归浣(hun)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王维 秋天是淡远清纯的悠闲二十四桥明月
11、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秋天是若有若无的思念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诗读一遍。 (师略加讲解)第一句,表面上写是是夏天,实际却写出的对秋天丰收在望的喜悦第二句,浣女是洗衣的少女,竹林里传来洗衣少女的欢声笑语,穿过摇动的莲花,渔舟满载归航了。诗中有画的王维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淡远清纯的悠闲水墨山水。第三句,小桥流水,中秋月色迷人,可吹箫的玉人却不知何处去了,浪漫之中又带点感伤,秋天是若有若无的思念。师小结:秋天这首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写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
12、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这是一首秋天的赞歌,又是一组秋天的图画。九、拓展延伸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是否学会了怎样欣赏现代诗?(课件展示)A.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B.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C.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下面,我们学以致用,用以上方法再来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 ,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提示相同点:一是选择秋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二是运用拟人修辞;三是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十、作业布置(自选其二,保质保量地完成):A画一幅最美的秋之图;B写一篇最雅的秋之诗文;C.编一册集古今中外诗、文、画等为一体的“秋之韵”集子(小组合作)D仿本诗格式写一首关于“春、夏、冬”的诗。附板书:秋 天 何其芳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清静渔夫晨归图淡雅朦胧 清远 清柔牧女思恋图寥阔空远 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