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2、教学难点:1)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20)感受语言的魅力。三、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过了秋天、冬天和春天,我们该来经历火热的夏季了。大家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呢? (学生七嘴八舌)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
2、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夏梁衡) 二、本课时内容:研读课文 1、作者介绍: 1)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 年在佛山文艺上发表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学 、 文学自由谈 、 佛山文艺 三家联合
3、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 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这 (三卷) 数理化通俗演义 (两卷) ,散文集名山大川 人杰鬼雄 2)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3、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比
4、较: A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 B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比较写夏之热烈。 C“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A(例如第二段)描写夏景选择细草成厚发绿烟成黛色长墙蝉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 B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C用“五月人倍忙”体现夏于紧张、急促的旋律用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打等来具体表现。 D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三、课内延伸: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
5、住特征,写一段夏景。四、课时小结:夏感为一篇语言精美、清新短小而富有丰富内涵的散文。作者用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五、布置作业: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 不喜欢夏天 “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
6、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体味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习,你有哪一些收获? 1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2学习到抓住特征写景。 二、本课时内容:课文分析1、作家对夏天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夏感” ,到底 “感”的是什么? 【明确】 作者不仅感受到了夏天急促的旋律和金黄的色彩,而且感受到夏天“是收获之已由而希望还
7、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因此作者在最后发出了“ 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的感慨,这也是这篇散文要表达的主旨。 2、请同学们在文章里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如: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色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这是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
8、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赏析句子的方法】:抓住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关键词,如一些形容词、动词,来分析这些修辞和词语在句子起到了什么效果。同时自己也揣摩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把修辞方法和动词用到写作当中。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种赏析句子的方法和写作方法,今后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达到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这 3、分小组合作探讨: “夏之色”和“冬之色”是什么样的?仿
9、照文中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写一写“ 夏之色 ”“冬之色”。写完后读给全班听,同学之间点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将所学运用到笔头上,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练笔,通过这一个环节,达到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这样一个目的,学习写比喻句、对偶句。学生之间点评,及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对别人的评价,在活动中查漏补缺,获得进步。 三、课内探究: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 2、3 段)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 一词? “(沸腾”一词) 。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 ,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
10、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夏天到了。 ” 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 “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怎样理解“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侧面描写:“ 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 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四、课时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
11、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布置作业:1、品味语言: 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动词的运用。(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2、谈谈体验 夏天女同学可以穿裙子,真漂亮! 夏天男同学可以跳入水中游泳,真潇洒! 夏天可以吃冰淇淋,那个透心凉,真舒服! 同学们互相帮助,那热情就像夏天一样火热!) 教法解析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涉及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往往是不够完美的。这个步骤是课文的迁移,是对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尊重。3、仿照本文写一篇“ 春感 ”、 “秋感”、 “冬感” ,字数不少于 500 字。 设计意图:课外练笔,仿写本文再次体味文章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知识。附板书:夏天的自然景色 紧张、热烈、急促 夏天的色彩 热爱、赞美 夏天的旋律 (总写特点) (具体描绘) (直接抒情) 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