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皇帝的新装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学习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学习难点: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字词。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3、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学习难
2、点: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童话知识了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2、作家作品安徒生(18051875) ,19 世纪丹麦 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 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装 夜莺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3、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3、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 1837 年。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 1807 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 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
4、,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 ,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4、给加点字注音: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 )士 御聘(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 )章 钦差( ) 妥当( )5.根据意思写词语A.(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 ) B.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 )C.别人说什么,自己也
5、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 )D.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人或事无法挽救。 ( )二、自学,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围绕 中心,以 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理清思路,分析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每空填一个字)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引子 皇帝 新装开端 骗子 新装发展 君臣 新装高潮 皇帝 新装结局 小孩 新装3、再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4、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 三
6、、你认为哪个情节最精彩?为什么?选择这个情节组内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让不同角色粉墨登场,在学生们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文中丑角们的嘴脸暴露无遗,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彰显。旁白一人、皇帝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注意提醒童话的旁白不仅叙述事情的经过,而且能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根据,如:第 27 节“腰肢”一词就很明显地表露出作者对皇帝的嘲笑、讽刺。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四、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1) 、一个无比威严的、至
7、高无上的皇帝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2) 、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3) 、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六、成果展示七、写作(写出 500 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 (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
8、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 (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像他会怎么做)(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感知课文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进一步感知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过程:一、交流想象作文二、自学研读1、阅读第一段:用一句话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由此见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2引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 (
9、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阅读第三部分。 (l)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 ”,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为什么“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老大臣为什么不说真话? (3)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看布料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他为什么这么做?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他为什么心口不一? )四、成果展示(小组推荐回答)五、课堂小结六、课堂练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感知课文
10、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童话主题,特色写法3、分角色朗读加深体悟。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1、进一步感知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童话主题,特色写法学习过程:一、自学引导学生阅读“穿新装” 、 “展新装”部分。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 “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他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为什么不将游行结束呢?
11、二、合作探究1、从全文来看,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而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怎样? 2、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对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态度怎样?三、拓展训练(1、2 题任选一题,3 题必做)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第一问重点说说自己选择做法的制约因素。第二问,可让大家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说真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点在于鼓励
12、学生站出来说实话。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从骗子的动机和客观效果上分析认识)四、课堂小结一篇皇帝的新装 ,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总觉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愿这不会只是善良的翘盼。五、给本文写一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且能自圆其说。 叶圣陶续写 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 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 ”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去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终于有一天,皇帝要杀老百姓时,大家一起扑上去打皇帝,兵士和大臣也倾向了人民那一边,皇帝身体一软就瘫倒在地上。 于是大家就推举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当上了皇帝,造福于民! 你的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