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熟读全文,复述课文内容大意。、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体会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吧!曹操、刘备、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 。 (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资治通鉴 。、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多媒
2、体显示图片、文字资料) 。三、正音正确朗读课文、指名试朗读课文。、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多媒体显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词。、齐读。四、解释正确理解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自主解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提出疑难字词,互助解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指名翻译。、归纳总结文言现象(古今异义:博士、往事、但、孤)五、研讨深入理解课文、人物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话表现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亲近、关心,有长者之风)找出从侧面描写吕蒙读书长进很快的文字。(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
3、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调侃语气;对自己的长进颇为自得。 )(二)词语解释下面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下列加粗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可译为“啊”或“呢” )(以上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指导。 )六、拓展初步体会道理、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搜集有关“读书
4、学习”名人名言。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七、作业深入体会道理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 。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 “不使学” ,后变得平庸无奇。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