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3华南虎 第2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9869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3华南虎 第2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3华南虎 第2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计划 总第( )课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内容 28、华南虎(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饱含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3、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教学重点学习重点:1、饱含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学习难点: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步骤:4、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如何理解“羞愧”二字?“我”作为庸俗大众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老虎的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四、主题探讨。此情此景, “我终于明白”说说“我”明白了什么?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人

2、类的残忍;老虎虽然被困笼中,但它依然有一个高傲不羁的灵魂,为争取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不懈抗争;2、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思考: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 年生,山西人。40 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 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 ,从事强制性劳动。这首诗作于 1973 年 6 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 3、联系诗人的遭遇,你觉得诗人创作这首诗还

3、有别的含义吗?授课日期 月 日4、教师小结。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做一场灵魂的拷问。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奋然前行,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随波逐流,不迷失了自己。 )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华南虎,赞美一种不屈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周围看客的可怜、可笑的麻木不仁,也间接解剖了自己困厄中的思想境界。

4、在那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为争取生存和公民的自由权利而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与华南虎相似。在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写照。 (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5、再读课文,体会情感。五、深层探究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华南虎观众:冷漠无情、愚昧无聊、人格堕落、市侩可笑老虎:高傲不羁、向往自由、追求独立、勇敢抗争“我”:良知未泯、深有感悟、超越苦难、奋然前行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