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爱莲说 2教学案第一板块预习 反馈(1) 、课前熟读课文,要求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在书本上标注生字词音。(2) 、预习检测:1、诵莲: ,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 。,天然去雕饰。2、学莲:(1)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周敦颐,字 ,谥号 。北宋 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 、 等。(2)读准下列字音。甚蕃( ) 淤( )泥 濯( )清涟( ) 噫( ) 亵( )玩 鲜( )有闻 不蔓( )
2、不枝 (三)读莲: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大家读课 文,力求声情 并茂,读通文意,并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小组内分工合作疏通文意。(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宜乎众矣 (2)下列句子的句子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 、制作积累卡片,学生进行总结和互补词类活用蔓:不蔓不枝 枝:不蔓不枝 远:香远益清 清:香远益清 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可爱者甚蕃(
3、 )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同予者何人( )特殊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省略介词)同予者何人?(反问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第二板块学习 交流(1)品莲:小组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品读佳句。2、 品味寓意。3、品悟用意。(2)说莲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周敦颐爱莲,因为莲 ,我爱 ,因为 ”句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特征,力求说出新意。 例如:周敦颐爱莲,因为莲是花中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我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它默默无闻,不与百花争宠;它坚强不屈,顶着风雪傲然绽放
4、,在严动冬里给人们以春天般的慰藉” 。(3)拓展延伸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也可将刚才的 发言进行扩展,写成一篇约 300 字的短文。第三板块能力提 升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 组是(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水陆草木之花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可爱者甚蕃 ( ) 濯清涟而不妖 (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理解填空。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的生 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的生活 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的生活态度.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7、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8、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3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