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4《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 (7).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908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4《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 (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7.4《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 (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7.4《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 (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心 爱心 专心 1七年级上册 30 陌上桑导学案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审核人 使用者 年级 班 组 号 【学习目标】1、了解内容,把握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2、理解本文运用排比、夸张 、对比等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学习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人物的写作特点。【学习重、难点】1、熟读课文 ,背诵课文,把握主人公罗敷的性格特点。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乐府,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 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谣。汉代人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

2、诗” 。后人把乐府中保存下来的歌谣,统称为“ 乐府诗”或简称 “乐府” ,其中民歌部分,称为“乐府民歌” 。 “乐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的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多方面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这些诗,一般都有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 “乐府”体裁多样化,诗的格律比较自由。杂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兼 而有之 ,其中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简练,文辞自然。2、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在宋书乐志三里又名艳歌罗敷行 ,属相 和歌辞中的相和曲。它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叙事名篇。诗题“陌上桑” , “陌” 指田间小路, “陌上”泛指田野, “桑”指采桑。3、了解

3、文章的主旨: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力。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自学导航】1、听泛读,学生模仿,把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出来。2、自读课文,为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陌上桑( ) 东南隅( ) 罗敷( ) 头上倭堕髻( )缃绮( ) 襦( ) 下担捋髭须( ) 帩头( )犁( ) 锄( ) 踟蹰( ) 姝( ) 骊驹( )白皙( ) 鬑鬑颇有须( ) 冉( )【合作探究

4、】一、想一想1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第一段是怎样刻画罗敷的美的?2、诗歌是怎样刻画使君的形象的?你对使君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吗?用心 爱心 专心 23、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二、悟一悟整体感知课文,本文主要塑造了一个动人的女主人公形象罗敷,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自读课文一遍,理解罗敷这个形象,用“罗敷是一个”的句式开头评一评她。三、写一写展开想象,增补一些情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并在班上和同学相互交流。【反思】用心 爱心 专心 3一 1 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青丝为笼 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5、 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 明确:使君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诗歌先是写他停留着不走,继而打听年龄,最后竟提出“共载” ,步步深入地暴露出使君的肮脏灵魂。 换个角度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欣赏美,追求美并非过错,只是追求的方式不当。3、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表现了罗敷的机智勇敢,善于斗争二如: 罗敷是一个以采桑养蚕为业的年轻美貌的农家女。 罗敷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女子,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 罗敷是一个美丽、坚贞、纯洁的农家女子。 罗敷是一个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妇女尊严的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形象。 罗敷是一个作者理想化的集仪表美、内心美于一体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