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复习课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与经典语句。3.感受传记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浓浓深情。4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词语及文言知识的积累,文学作品的欣赏。2.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自主复习:1梳理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题 目 出 处 作 者 籍 贯 重点精点句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我的早年生活王几何论语十二章2梳理生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音、字形、词义,工整大方的写在下列空白处。) 活动展示:活动一:积累.拼音 芸(yn) 榆(y) 痣(zh) 卜(b) 磕(k) 褪
2、色 (tu) 磕头 (k)卜问 (b)纠纷(ji) 搓捻(cu nin) 繁衍(yn) 迁徙(x) 觅食(mi) 惭愧(ku) 譬如(p)栖息(q) 小憩(q)遨游(o) 花团锦簇(c ) 冥思遐想(xi).词语 (1)四字短语迷迷糊糊 迷迷糊糊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 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停滞不前 独具慧眼 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四十不惑 博学笃志(2)解释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
3、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期期艾艾(i):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课文内容把握。我的老师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刻画一位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教师形象,表达作者对蔡老师钦佩崇敬的怀念之情。再塑生命的人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我的早年生活通过对丘吉尔早年在哈罗公学和军事院校生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回忆,反映了丘吉尔在少年时代就对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坚持学习,确立了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作者的自信、乐观、坦然和伟大
4、的气魄。 王几何以质朴、真诚的文字,刻画了了一位极具特点的老师形象。这位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崇敬、赞美和热爱之情。 论语十二章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具备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奋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活动二:实战演练(一)、积累运用(30分). 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A.纠纷(ji)模仿(m)论语(ln)徒手(t)B.屏息(bn) 噪杂(zo) 铭记(mng) 截然(ji )C.争执(zh ) 尴尬(gn) 辛辣(l) 谋生( m
5、u)D.生涯(y)威慑(sh) 开拓(tu) 笃志(d).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A. 迷迷糊糊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混为一谈B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宽宏大量C不求深解 独具慧眼 停滞不前 出人意料D得意洋洋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对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1)老师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2)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3)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4)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A、比喻 比喻 拟人 排比B、比喻 拟人 拟人 排比C、夸张 比喻 拟人 排比 D、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C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D小李和小王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 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 ,挫折时有 ,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 。”A只有 鼓励 方向 安慰 B只要 安慰 鼓励 方向C只要 方向 鼓励 安慰 D只有 鼓励 安慰 方向.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理想是罗盘,能帮助船长把握
7、前进的方向。书籍是 , 。. 填空默写。(8分)(1)我的老师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 ,长篇小说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是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 (4)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15分).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2分)A.不亦说乎? ( )B. 传不习乎? (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三十而立 。 (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任重而道远。 B.见不贤而内自
8、省也。C.温故而知新 D. 学而时习之。 .这些语录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至少写出两个) (2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5分)(1)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2)认为兴趣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4) 强调志向重要的句子。(5)关于珍惜时间的句子。简要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让你知道了什么道理?2分)联系生活实际,你怎样理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一观点?(2分) 悟?简要谈谈。(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
9、,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
10、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
11、人们心间永久驻留。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2分)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读完全文,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