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1.了解“海禁”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综合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通过图示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的关系。知识点一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农业(1)明清时的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天工开物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2)双季稻大范围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社会上大量
2、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4.国力(1)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2)在 1720 1820 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3)到 19 世纪 初,世界 10 个拥有 50 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 6 个。(4)明中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知识点二 资本主义萌芽1.标志明中叶以后,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
3、2.特点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和民间小手工作坊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3.地位只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4.迟滞因素(1)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2)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强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3)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知识点三
4、 近代前夜的危机1.清朝的海禁政策(1)背景:西方 殖民势力东来,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海上贸易很频繁。明清易代以后,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2)影响: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世界形势(1)政治:1640 年,英国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2)经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3)外交:西方国家疯狂地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3.出现危机中西国力兴衰易位大体定局。19 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误区警示 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了封建时代的最高
5、水平,但与前代相比,生产力的提高只是量的扩大,很少有质的变化。这一提高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但还不足以瓦解自然经济。知识拓展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条件(1)发达的农业为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手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3)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4)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5)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调整,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条件等。图示巧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和因素误区警示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但它只出现在局部发达地区的少数生产部门,很
6、难对自然经济形成冲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统治地位。图示巧记 “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的关系误区警示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不同(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 ,如郑和下西洋。(2)“闭关锁国 ”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主题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史料探究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史料 “(明朝中后期) 大户(机户) 张机为生,小户( 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 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注:生计。空虚。
7、思考 依据史料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是什么关系?其实质怎样。答案 关系:雇佣和被雇佣。实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史料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 ,且多扣克,以浚削 之余,市腾踊 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及明史纪事本末注:延误时期。剥削。积压。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言简意赅,至少四个要点)。答案 原因:统治者的限制和盘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
8、下;明清政府实行“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工商业资本的短缺。史论形成 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拓展延伸 对中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四性”的认识(1)进步性:资
9、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4)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主题 海禁政策史料探究1.明初的海禁政策史料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 (今越南)、暹罗(今泰国 )等 1
10、5 国, “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注:反映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答案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抵制;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史料图中描绘的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 。注:反映了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思考
11、史料中所示的十三行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机构?它实质上是哪一政策的产物?这一政策对海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是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实质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影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外贸易渐趋萎缩。史论形成 对海禁政策的认识1.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2.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2)社会根源: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的劣根性。(3)主观原因: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4)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扩张。3.影响(1)积极: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2)消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隔断了中
12、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课堂小结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1.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达到了高峰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2.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自然经济发达,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3.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与思考提示: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在专制体制和传统纲常礼教维护下,农村自然经济和乡土宗族血缘关系强化,阻碍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和变革;高度成熟的
13、农耕文明自我整合能力强,不断化解变革因素,完善自身体制,成为严重阻碍近代化的障碍;人口压力大、密集型劳动模式和先进市镇被农村包围牵制。解析与探究提示:信息:明朝中期,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机工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计日受值;苏州的丝织业发达,内部分工十分细密;苏州形成了固定的劳务市场等。能。因为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自我测评1.提示:劳动者与作坊主是隶属关系,手工工场主与劳动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方式的主要区别。2.提示:(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
14、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2)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明代和清初都曾实施“海禁” ,多次颁令实行矿禁。这种把大量过剩劳动力控制在有限耕地之内的高度密集型经营模式,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3)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也迫使一些商人和工场主转而投入“衣租食税”的土地剥削之中,从而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1.(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
15、清时期解析 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 D2.(201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 “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解析 “彻底”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B 项错误;明代统治者仍坚持抑商政策,D 项错误。封建社会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从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16、。答案 C3.(2017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明清时期,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是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D.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的区域,产棉区、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和花乡,即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故 C 项正确。答案 C4.(2017湖北枣阳一中月考)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
17、B.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A 项是外部因素,根本原因应从内因分析,故排除。B 项是缓慢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C 项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但 C 项包含于 D 项中,即 C 项是由 D 项造成的。答案 D5.(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清代前期实行“海禁” 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此处是(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厦门解析 上海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清代前期“海禁”政策时期,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为广州,故 B 项正确;1860 年北京条约开
18、天津为商埠,故 C 项错误;1842 年南京条约开厦门为商埠,故 D 项错误。答案 B6.(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河内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解析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表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 C 项正确。答案 C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前期) 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
19、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材料二 “(清前期) 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它与材料一有何联系?答案 (1)清前期达到了经济发展的高峰,农业、手工业特别发达,商品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2)社会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联系:材料一中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高度发展是材料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源,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 中说
20、:“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 ”这一现象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C.元朝 D.明朝解析 由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白银的广泛使用是在明朝,故选 D 项。答案 D2.(2017深圳南山区期末)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市镇”的经济现象,故排除 A。B 、D 两项说法错误。由“江南市镇” “农村专业
21、经济发展”可知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 C3.(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统计,18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 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 1.8%和 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在 1820 年,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远胜于欧美国家的,A、B、D 三项本身说法错误,且在题干中无从体现。答案 C4.(2017湖南娄底期中)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 醒世恒言 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
22、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解析 材料信息“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体现了雇佣劳动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答案 D5.(2017江苏泰州期中)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 、 “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 “工业化” “城市化” “资本主
23、义商品化”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含义,C项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符合题意。答案 C6.(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 “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解析 由材料“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 ,并结合清朝的对外政策可知是闭关锁国,即严控对外联系。答案 D7.(2017山东枣庄八中月考)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 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24、。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 B.社会矛盾尖锐C.倭寇为患 D.土地兼并严重解析 “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沿海居民“生理无路” ,生活所迫,不得不入海为盗,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8.(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647 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 ,但是“禁入省会” 、 “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结果“每岁通市不绝” 。这一现象表明( )A.海外贸易管制相对宽松 B.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C.清廷海外贸易占据优势 D.海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解析 根据材料“1647 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结
25、果每岁通市不绝 ”可知,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制还是相对宽松的,故 A 项正确。答案 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元年) 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清圣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元年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五十五年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解析 第(1)问,从材料 “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可以看出,海禁的原因是封锁台湾,此政策给沿海居民带来严重的灾难。第(2)问,从材料二“此即海贼之薮也”可以看出海禁政策的目的是清除海贼。材料一禁止海外贸易;材料二中明确指出,东洋可贸易,南洋不可。答案 (1)原因:封锁台湾(收复台湾的需要) 。影响: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2)目的: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 。不同: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