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 3 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标分解】1.了解气团、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特点。2.能记住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天气特点,并说出其形成原因。3理解锋面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理解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能理解高、低压的空气运动特点,掌握其对天气的影响。5.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式分析,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的变化。【知识网络】【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 锋面与天气【归纳总结】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冷 锋 暖 锋 准 静 止 锋概 念
2、冷 气 团 主 动 向 暖 气 团 方 向移 动 的 锋暖 气 团 主 动 向 冷 气 团 方向 移 动 的 锋冷 暖 气 团 势 力 相 当 ,使 锋 面 来 回 摆 动 的 锋气 团 势 力 冷 气 团 强 , 暖 气 团 弱 暖 气 团 强 , 冷 气 团 弱 势 均 力 敌移 动 方 向 冷 气 团 的 移 动 方 向 暖 气 团 的 移 动 方 向主要区别锋 前 锋 后 暖 气 团 在 前 , 冷 气 团 在 后 冷 气 团 在 前 , 暖 气 团 在后来 回 摆 动锋 面 力 度 较 大 较 小 小雨 区 位 置 锋 前 锋 后 均 有 , 锋 后 为 主 锋 前 延 伸 到 锋
3、后 很 大 范 围雨 区 范 围 小 中 大锋图简图天气图图示雨区过 境 前 单 一 暖 气 团 控 制 , 温 暖晴 朗单 一 冷 气 团 控 制 , 低温 晴 朗单 气 团 控 制 , 天 气晴 朗过 境 时 暖 气 团 被 冷 气 团 抬 升 ,常 出 现 阴 天 、 下 雨 、 刮 风 、降 温 等 天 气 现 象暖 气 团 沿 冷 气 团 徐 徐爬 升 , 冷 却 凝 结 产 生 连续 性 云 雨暖 气 团 平 衡 抬 升 或 爬升 , 形 成 持 续 性 降 水天气特征过 境 后 冷 气 团 替 代 了 原 来 暖 气 团的 位 置 , 气 压 升 高 , 气 温和 湿 度 骤 降
4、 , 天 气 晴 朗暖 气 团 占 据 了 原 来 冷 气团 的 位 置 , 气 温 上 升 、气 压 下 降 、 天 气 转 晴单 气 团 控 制 , 天气 晴 朗天 气 实 例 我 国 大 多 数 降 水 天 气 , 北方 夏 季 的 暴 雨 , 冬 春 季 节的 大 风 、 沙 暴 、 寒 潮在 我 国 出 现 得 较 少 , 大多 伴 随 着 气 旋 出 现 。 春秋 季 一 般 出 现 在 江 淮 流域 和 东 北 地 区 , 夏 季 多出 现 在 黄 河 流 域 。华 南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江 淮 地 区 的 梅 雨 季 节贵 阳 冬 半 年 “天 无 三 日晴 ”(
5、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2)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思考探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答案 准静止锋。【方法技巧】冷、暖锋面的区别(1)看冷气团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易错提醒】天气就是气候天气与气候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天气是指某
6、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而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联系: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图表解读】1.(P41 图2.18 锋的形成)该图是锋面的模式图,主要体现锋面的结构。图中绿色的平面表示地面,橙黄的倾斜曲面表示锋面。锋面与地面交线叫锋线。由于冷暖气团的密度差异,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锋面的上面。2.(P41 图2.19 冷锋及其天气 P42 图2.20 暖锋及其天气)两幅图的左侧都是剖面模式图,右侧都是立体透视图。读图时注意: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与锋面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锋面的运动方向与降水的关系。冷锋的降水区在锋面的后面(相对于其运动方
7、向),暖锋降水位于锋面的前面。但它们共同点是降水区域均集中在冷气团一侧。从图中看出冷锋降水区域较窄,加之冷锋运动速度一般较快,所以冷锋带来的降水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暖锋降水区域较宽,运动又较慢,导致暖锋带来的一般是连续性的降水降水的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小。【活动提示】(P42活动)(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过境的。(2)“是日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的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3)“次日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4)“那雪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
8、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冷峰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很快,一是天气过程时间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风”、“大雪”为证。【学以致用】下图是 2014 年 1 月 6 日 12 时和 18 时北美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1-2题。1、2014 年 1 月 6 日 12 时,关于四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风速最大 B、乙比丙气温高C、丙比丁气压高 D、甲比丁云量多26 日 12 时到 18 时,下列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D 2、A【解析】2、风向总是垂直于
9、等压线,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北半球 向右偏。读图分析,12 时,甲地吹东南风,18 时甲地吹西南风,变化最大,A 对。12 时到 18 时,乙处吹西风,丙处吹西北风,丁处吹北风,基本不变,B、C、D 错。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完成 34 题。3此时,昆明( )A降水量较大 B气压较贵阳高C以晴天为主 D气温日较差小4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A冬季低温危害较大 B全年太阳辐射充足C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生物种类更加丰富【答案】3.C 4.A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水浒传 “呼延灼月夜赚
10、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是日,日无晶光,朔风吼叫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材料二 冷锋、暖锋天气示意图。(1)材料一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甲图还是乙图?(2)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后的天气?除了描写的天气外,此锋过境后,还会出现什么天气?(3)冷锋、暖锋在降水方面有何区别?(从雨区、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分析)(4)当冷气团和
11、暖气团势力相当时,我们称这种锋面为准静止锋。举例说明准静止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答案】“那雪降了一夜约已没过马膝” ,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3)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强度小,持续时间长。(4)持续性、强度不大的降水天气。如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会出现持续连绵的阴雨天气(梅雨天气),就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核心要点二 气旋和反气旋【归纳总结】1.气压系统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
12、高,四周低气流形式(北半球)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顺时针辐散: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水平气流与风向风向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逆时针辐散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垂直气流与天气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晴朗干燥天气实例 台风 伏旱天气等注意:(1)经常考查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2)从气温、气压、风向变化的角度,判读气旋、反气旋(3)气旋中雨区的位置:气旋中心、槽线处(这两处气流都是上升的)比较内容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垂直剖面图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13、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台风(1)台风的概念:台风(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强大的热带气旋。(2)台风的形成:当洋面温度超过26,空气强烈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使低层空气上升。造成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加剧,形成台风。(3)台风的结构:(4)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3.寒潮及其危害(1)寒潮的概念与天气: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
14、下时,称为寒潮。寒潮的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2)寒潮的危害: 【思考探究】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与何种天气系统有关?【方法技巧】1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1)形成:在中高纬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如图中 AB 线、CD 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2)结构:(如右图)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 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CD 线附近)。而西部气流是来自北方高纬度
15、的偏北风,南下时会遇到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AB 线附近)。(3)天气状况: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它同样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这两种系统结合而成的锋面气旋,将辐合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旋,天气变化将更为剧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4)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5)锋面类型的判读判断步骤:找槽线:图中 PM、PN 为两条槽线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冷气流(冷气团) ,从则从偏南方吹来的暖气流(暖气团)定旋转方
16、向(知冷暖气流谁主动向谁移动)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 A 是冷气团向主动向南运动,即 PM 为冷锋,则 PN 为暖锋。2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技巧气旋、反气旋四侧的风向有两种表示方法,其判断方法略有不同,下面分别分析如下:(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 45,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2)在(1)的基础上,加切线判断如在图中气旋的东侧,加切线方向,风向为偏南风,同样,在其他三侧也可加切线方向,风向分别是:北侧为偏东风,西侧为偏
17、北风,南侧为偏西风。3.“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活动提示】 (P44活动)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雾天。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思考探究】材料一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引燃了谷内的干柴,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
18、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材料二 地面快速受热形成的气旋示意图。材料三 我国长江流域有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最热的时候出现在夏季的伏旱天气。这高温天气的形成离不开影响我国的“副高” 。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场雨是“天意” ,还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2)请用材料二中“气旋形成示意图”的原理,解释材料一中大雨形成的原因。(3)解释“副高”为什么会给我国长江流域带来伏旱天气?【参考答案】(1)诸葛亮自己制造的。(2)大火燃烧,使葫芦峪地面气温迅速升高,地面中心气压降低,周围气流向中心旋转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受冷,形成降水。(3)“副高”控制时,地面气压高,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炎
19、热干燥。【学以致用】6.下图示意 2015 年 3 月 9 日22 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题。“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答案】B7.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 ,回答问题。(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实线箭头表示_。(2)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 表示_,B 表示_。(3)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 表示_,B 表示_。(4)一般情况下,受 A 控制的地区,天气_,当 B 过境时,常出现_天气。(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_风,反气旋的东部吹_风。【解析】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图中的虚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 为高压,B 为低压,但就气流状况而言,它们则分别称为反气旋、气旋;在判断天气时,要根据 A、B 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状况进行分析,气流上升的多雨、气流下沉的少雨;在判断风向时,应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答案】 (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高压 低压(3)反气旋 气旋 (4)晴朗 阴雨 (5)偏南 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