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省湛江市三校 2018届九年级历史 4月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题 3分,共 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1、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奴隶制 D 分封制2、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 。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 ,为什么秦国的士兵那么能打,就是有一个很强的刺激在鼓励着他们。这个很强的刺
2、激是指( )A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B奖励农耕政策的刺激,多生产粮食,可免除徭役C奖励军功政策的激励,以获取军功,受赐到田宅 D严明法令政策的影响,连坐法让大 家彼此监督3、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4、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西周行分封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清朝设军机处A B C D5、 “开辟荆榛,
3、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6、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 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2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7、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 开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 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以上两种投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
4、期 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A. B. C. D.8、2015 年 4月 13日, 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9、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 朝,
5、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修建了铁路,极大 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10、在 l9世纪中后期到 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开颅洗脑”指什么事件吗?(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11、“一个梦从冬到夏,让人民做主当家,一条心聚小成大,站起来国立天下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心。”这是继国庆
6、献礼歌曲国家之后,刘媛媛和成龙再次携手联袂演唱的建党 90周年献礼歌曲民生的歌词。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12、“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1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14、西安事变 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7、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5、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中华民国的成立 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中共“七大”的召开 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 B. C. D.1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8、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17、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1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 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
9、思想B. 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C. 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具有改革性质的历史事件如“中国洋务运动”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取得成功,完善了原有社会制度 B都导致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是在原有制度下进行的局部调整20、一百年前, “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21、1943 年 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4盟
10、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22、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冷战”开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形成A B C D23、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大变革的共同根源是( ) A. 对个人的盲目崇拜 B. 改革成效不大 C. 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西方的和平演变24、观察下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时间轴上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某时代”指的是蒸汽时代B依据和推测,对应
11、括号中的主题比较合适的是“在蓝天飞翔”C最早在太空邀游的是美国人D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世界25、2007 年 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面为“一超多强”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A B 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题 13分,27 题 12分,共 25分)26、材料一:20 世纪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12、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材料二: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5材料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根据材料一归纳,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4 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
13、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3 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1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1 分)(4)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议会在整个事件(光荣革命)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 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1921 年 10 月 28 日, (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 签署,23 岁的美国青年阿
14、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以上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 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材料四:1978-1990 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由 152 元增加到 990 元,平均纯 收入 1336 元增加到 6863 元。 摘自 1998 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1991 年,钢销售收入 914 亿元,是 1978 年的 63 倍;实惠利润 236 亿元,是 1978 年的 79 倍。 摘编自 1992 年人民日
15、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这两次改革有何特点?(4 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 1978 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原因。 (4 6分)(4)推动上述四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2 分)72018年 4月份九年级历史联考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题 3分,共 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D
16、B B D B D A B B D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B C B D B C B C C 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题 13分,27 题 12分,共 25分)26、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每个要点 2分,共4分)(2)科学技术的发展。 (1 分)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中新交通工具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网络技术的出现等等。(答出任何两点就可的 2分)(3)欧盟的建立
17、。 (1 分)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 分) (答出任何一点就可的 1分)(4)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答出任何两点就可的 4分) )27、 (1)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 (1 分)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 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 分) (2)内容:新经济政策;在苏俄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 (1 分)罗斯福新政:颁布 全国产业复兴法 ,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 (1 分)特点: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 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 (3)成效:农村: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取得较大发展。 (1 分) 城市:企业利润增加;企业活力增强。 (1 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 放的国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答出任意两一点 得 1 分,共 2 分) 8(4)走改革创新的道路;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答出 任意两点得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