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甘 肃 省 静 宁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10 月 月 考 物 理 试 题物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2、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可将苹果视为质点B 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如弹药舱,可将敌舰视为质点C 计算飞机在两地间的往返时间,可将飞机视为质点D 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月球土壤的动作,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2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B 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C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取地面为参考系D 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3某同学沿周长为 400m 的环形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400m,400m B 400m,0 C 0,400m D 0,04下列物理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平均速率C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与速度变化的时间成反比D 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5有
4、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减小的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B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以 10 m/s 的速度飞来的篮球被篮板以 10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其加速度为零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 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0 到 6s 内物体的路程为 20mD 物体做了往返运动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
5、速度恒定,在第 7s 内的初速度是 2.1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3m/s 2 B 0.35m/s 2 C 2.1m/s 2 D 4.2m/s 28如右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A、B 两质点在 8s 末相遇C B 质点前 4s 做减速运动,4 秒后做加速运动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9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 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发现前方发生事故时以 3m/s2的加速度紧急刹车,停在发生事故位置前,那么刹车过程中前 2s 内的位移与最后 2s 的位移的比值
6、为(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 B 3 C D 410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0 m/s,5 m/s B 4.8 m/s,5 m/sC 0 m/s,4.8 m/s D 4.8 m/s,10 m/s11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 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所受的阻力恒定,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7、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 : :1C t 1:t 2:t 3=1: :D t 1:t 2:t 3=( ):( 1):1二、多选题12下面几种情况,可能的是( )A 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B 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C 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D 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1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第 1s 末甲和乙速度相同C 甲和乙的加速度相同D 甲乙在前 2s 内的位移相等14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
8、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对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015s 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B 010s、1015s 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运动C 010s 内下落的距离大于 100mD 015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15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均做直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路程大于乙车通过路程C 丙、丁两车相遇前,在 t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丁车的平均速度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6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9、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电磁打点计时器 天平 低压交流电源 细绳 纸带 小车 钩码 秒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3)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4)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 4 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 s。根据纸
10、带上的数据,则计数点 1、3 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 v1= _ m/s; v3= _m/s据此可求出小车从 1 到 2 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 a= _ m/s2(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四、解答题17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 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m/s2求:(1)刹车后 3s 末汽车的速度;(2)刹车后第 3s 内汽车的位移(3)刹车后 6s 内汽车的位移1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 4 s 内经过的位移为 24 m,在第二个 4 s 内经过的位移是 60 m,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19沙尘暴天气会
11、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 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前方十字路口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突然跌倒,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 0.6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骑车者前 1.5 m 处,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求:(1)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多长时间停下;(2)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自行车的距离。20如图,甲、乙两同学在某游乐场同一平直的滑冰道游戏,开始时乙在前面的小旗处,甲在后面与小旗相距 L=10m 处.甲自静止开始以 加速度向乙加速滑来,当他滑到小旗处即改做匀速运动;乙同学看到甲同学运动后,在经历了反应时间 =0.5s 后,
12、随即开始以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不考虑冰道的摩擦,问甲、乙两同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相撞若不相撞?求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距离的最小值。2018-2019 学 年 甘 肃 省 静 宁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10 月 月 考 物 理 试 题物 理 答 案1C【解析】A、找成熟的大的苹果时,必定要考虑苹果的体积大小,不可将苹果视为质点故 A 错误;B、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不可将敌舰视为质点故 B 错误C、研究计算飞机在两地间的往返时间,飞机的大小相对于往返负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可将飞机视为质点,故 C 正确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月
13、球车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故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2C【解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定的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大地作为参考系的“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 A 正确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 B 正确C、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所以 C 错误。D、选择不同的参
14、考系,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例如,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物体,选择飞机为参考系,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物体做平抛的曲线运动,故 D 正确考点:参考系点评:本题要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3B【解析】某同学沿跑道跑完一周,路程等于跑道的周长,即 S=400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即x=0故 B 正确【点睛】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4D【解析】A、位移是矢量,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路程是标量,描述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故任何情况下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 A 错误;B、瞬时速度的
15、大小是瞬时速率,但是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故 B 错误;C、加速度的定义式 ,但是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时间无关,故 C 错误;D、加速度不为零,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故选项 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路程、位移、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及加速度等相关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理解这些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应用。5A【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A、轿车紧急刹车
16、,速度变化很快,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知,加速度很大,故 A 正确;B、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瞬时速度为零,但由于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 B 错误;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速度没有变化,加速度为零,故 C 错误;D、以 10m/s 的速度飞来的篮球被篮板以 10m/s 的速度反向弹回时,速度变化不为零,故加速度不为零,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分析和计算,要注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依据:速度变化快慢或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6D【解析】物体在前 4s 内,沿正方向运动,后 4s 内沿负方向返回,4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在 8s 时间内回到出发点,
17、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各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位移大小之和等于路程;A、由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8s 末物体位移为 0,物体回到了出发点,即物体做了往返的运动,故 A 错误,D 正确;B、 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 内物体沿负向运动,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所以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 B 错误;C、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0 到 6s 内物体的路程 与 位移大小之和,故路程为:,故 C 错误。【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关键是要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
18、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纵坐标的正负代表运动方向。7B【解析】第 7s 初即第 6s 末,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6s由题意可知,6s 末的速度为 2.1m/s,初速度为零,则有 v=at,解得: =0.35m/s2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2.1m/s0.35/s6a【点睛】本题考查对时间轴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明确第 7s 内的初速度实际上为 6s 末的末速度,从而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计算8C【解析】A: X-t 图象切线斜率表示速度,质点 A 做匀速直线运动。A 项错误。B:4s 末两质点的坐标相同,表示相遇。故 B 项错误。C: X-t 图象切线斜率表
19、示速度,质点 B 前 4s 做减速运动,4 秒后做加速运动。C 项正确。D: X-t 图象切线斜率表示速度,质点 B 前 4s 做正方向的减速运动,4 秒后做负方向的加速运动。故 D 项错误。9D【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刹车过程前 2s 的位移,根据逆向思维,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 0 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求最后 2s 的位移即求反向的前 2s 的位移;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刹车过程中前 2s 的位移为:反向看成是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 2s 的位移为反向的前
20、2s 的位移为:刹车过程中前 2s 内的位移与最后 2s 的位移的比值为: ,D 正确,ABC 错误。【点睛】本题属于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关键要注意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对于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处理。10C【解析】人往返一次通过的位移为 0,故平均速度为零,设坡长为 x,则上坡时间为 ,下坡时间为 ,则平均速率为: ,故选项 C 正确。考点: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1BD【解析】A、B 项: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v2=2ax 得,可知,故 A 错误,
21、 B 正确;C、D 项: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根据 知,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为 ,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故 C 错误,D 正确。点晴: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小到零,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v2=2ax 求出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速度比;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 ,根据该推论得出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12ABD【解析】A、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位移为正,而加速度为负,即可能出现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选项 A 正确;B、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虽然减小,
22、但始终是加速,速度增大,故 B 正确;C、速度不变,则一定没有加速度,故选项 C 错误;D、加速度不变,但只要有加速度,速度一定改变,因为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选项 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3BD【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A、由图看出,甲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加速度不变,则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第 1s 末两条图象相交
23、,说明甲和乙速度相同,故 B 正确;C、 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甲的加速度沿负向,乙的加速度沿正向,两者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加速度不相同,故 C 错误;D、在 图象中,图像与坐标轴组成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可以在前 内图形的面积相等,则甲乙在前 2s 内的位移相等,故选项 D 正确。【点睛】本题是 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代表运动的方向。14BC【解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斜率分析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分析运动员下落的
24、距离,注意图像的形状不代表运动轨迹;A、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在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 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于速度方向始终为正方向,则加速度的方向不同,故选项 A 错误,B 正确;C、在 内,如果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 ,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运动员实际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 内下落的距离大于,故 C 正确;D、由于运动员从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其初速度为零,故其在 内向下做直线运动,故选项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 图像理解的能力,关键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注意图像的形状不代表运动轨迹。15AC【解
25、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乙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都是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在位移时间图象中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 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路程相等,故 B 错误;C、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 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 C 正确;
26、D、0t 2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 D错误。【点睛】本题从图线的斜率、“面积”、交点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要注意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区别。16(1)、 (2)刻度尺 (3)BC (4)0.1;0.36;0.43;0.38【解析】(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具体的实验步骤为: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此步骤所需器材带滑轮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复写纸、导线);穿纸带;挂钩码,(此步骤所需器材纸带、钩码、细绳);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
27、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此步骤所需器材小车);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处理纸带,解出某位置的速度和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在处理纸带时需要用刻度尺处理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实验中多余的是天平、秒表,即为、(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3)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将滑轮固定在另一端,故 A 错误;为了在纸带打更多的点,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故 B 正确;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为了使打点稳定,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要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C 正确;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
28、点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故 D 错误故选 BC.(4)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2=2a1T2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 (a 1+a2)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解得:a=0.38m/s 2【点睛】(1、2)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要加强实验的实际操作,不能单凭背实验来解答实验问题(3)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础实验的操作细节,对于
29、基础知识,平时训练不可忽略,要在练习中不断加强。(4)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17(1)6m/s (2)7.5m (3)37.5m【解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 3s 末的速度;(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变形可以求出第内的位移;( 3)判断汽车是否停止,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的位移。【详解】(1)刹车后 末的速度为: ;(2)刹车后 末的速度为:则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以知道第 内的位移为: ;(3)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等于 5s 内的位移,则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
30、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结合平均速度推论进行求解。18225m/s 2;15m/s【解析】由公式 xaT2,得 a m/s22.25 m/s根据 v 得 m/sv04a,所以 v01.5 m/s.19(1)3.6s (2)33m【解析】(1)卡车减速到零的时间 则 0153svta 13.6ts(2)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0.69xm则 12.53xm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0不相撞,2.5m【解析】甲先做匀速运动时由运动规律求出速度,当他滑到小旗处做匀速运动,乙经历了反应时间=0.5s 后做匀加速运动,当他们速度相同,在运动过程中距离的最小。甲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甲从开始运动到小旗处所用时间为设甲经过小旗后再运动时间 ,乙同学的速度与甲相同。此时他们的距离最近,有甲、乙两同学的最近距离为:解得:x=2.5m故不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