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1296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复习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部分:滚动测试(二) 中国现代史(时间:45 分钟 分值: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滚动考查近代民族工业)下图为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在中国棉纺织业 (苏、浙、豫及上海地区)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近代教育的改革2(滚动考查抗日战争)右图所示文字是哪一纪念馆的解说词 (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百团大战纪念馆C七七事变纪念馆 D南京大屠杀纪念馆3(滚动考查国共关系)“_乃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国内政 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具有伟大

2、国际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战后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关键,而且也影响着远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八路军实施改编 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 D解放南京4下表反映了我国当时( )部门 比例工业 58.2%农林水利 7.6%运输、邮电、文化、教育和卫生 26.4%其他 7.8%(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 l:7.9)A各部门协调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D实施改革开放5上世纪 50 年代,中央有关文件称:“粮食产量由我们说了算,我们一定能够实现 1958 年粮食产量比 1957 年增产 80%,1959 年要比 1958 年增产 60%,

3、由 7000 亿斤左右达到 10500 亿斤。 ”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左”的思想严重泛滥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人民公社化运动6 “王进喜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是艰苦创业时代的楷模。 ”材料中的时代是指( )A抗美援朝时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7 “由于集体领导的破坏,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发展到个人专断,使得党和国家难以防止和纠正错误,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以上评论反映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 B大跃进运动C “文化大革命” D三大改造8作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率先冲破封闭僵化的发展模式,率先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地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为全国推进改革开放探索了道路。 “排头兵”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 863 计划9右图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统计图 。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0 “这一年(1992 年)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无疑是具有发挥承先启后、继往

5、开来的有效作用。 ”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 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1. 2014 年澳门生产总值超过 600 亿美元,人均 9 万美元,居世界第 21 位,为世界高收入地区行列。2014 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澳门居亚太地区第 7 位、全球第 29 位。这充分说明, “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澳门地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1220 世纪 50 年代有外国元首评价周恩

6、来说:“(你) 毫无疑义对会议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的合作态度改变了会议的整个气氛你使我们感觉到,中国真诚地和迫切地要同别的国家友好相处并且共同求得发展。 ”材料中“贡献”最有可能是( )A会见尼克松推动中美建交 B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31970 年尼克松在国会演说时说:“美国无视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是个错误,我们寻求开放的世界,努力探索对中国贸易和人员交流的开放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不成功的。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B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C美国认为美中没有利

7、益冲突 D美国希望迅速与中国建交14从下面图表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1956 年我国研制出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1966 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152015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5 项国家科技大奖,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我国政府( )A注重高科技研究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强调教育公平 D大力发展技术教

8、育二、非选择题16(兼顾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 读图,回答问题。(9 分)图一 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香港回归(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2)从图一到图二相距多长时间?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启示?(6 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等领导人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材料二:邓小平曾说“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

9、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 材料三:中国经济发展让世人瞩目,最近三十年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10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评论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1)材料一中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有何历史意义。(4 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几次波折”的史实。(4 分)(3)结合史实,说明 20 世纪末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哪些努力 “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4 分)18(兼顾考查近代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

10、路。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丝毫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 ”全国人大学习网材料二:1966 年 10 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作为文化革命的权力机构。这样一来, “踢开党委闹革命”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极左思潮迅速泛滥成灾, “横扫”“炮打” “火烧” “罢官”之风席卷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一大批党政军干部被批判、打倒或囚禁致死。1968 年工业和农业生产总值比上年分别下降 9%和 12%。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三:文革后,全国人大把立法工作摆

11、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 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 138 部法律,对 10 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八届、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 104 部法律,对 57 部法律进行了修改,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近代是如何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期间政治制度的主要危害。(4 分)(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4 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他在农业科学方面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被誉为

12、“杂交水稻之父” 。唐帕尔伯格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材料二:1958 年开始,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2013 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国际媒体赞叹“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球。 ”“中国征服了月球” ,称赞“中国在航天大国路上迈出了越来越坚实的脚步”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为什么说“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

13、的世界? ”(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 60、70 年代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4 分)(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发展科技的认识。(4 分)参考答案滚动测试( 二) 中国现代史1C 2.C 3.C 4.B 5.A 6.B 7.C 8.A 9.A 10.C 11.C 12.B 13.A 14.C 15.B16(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55 年;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提。17.(1)会议:中共八大;意义:八大体现了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大跃进”和人

14、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混乱; “文化大革命”波及政治、经济领域,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对内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等。 18.(1)康有为照搬英国君主立宪制,进行戊戌变法;孙中山模仿美国建立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 (2)践踏民主法治;造成社会动乱;破坏经济建设。 (3)政治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历程曲折;只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任意两点即可) 19.(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获得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惠及世界人民。 (2)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核威胁;成功试射了第一颗原子弹。 (3)科技水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对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影响重大;科技发展与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任意两点,意思相近既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