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套题满分练 131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A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B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C天工开物:凡研硝(KNO 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D本草纲目: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答案 A解析 冰变为水为吸热过程,为物理变化,A 错误;红糖变白糖 ,说明泥土具有吸附作用,B 正确;由题给记载知,KNO
2、3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C正确;石碱能用于浣衣发面,结合其制作过程知,石碱的主要成分为 K2CO3,遇酸产生 CO2 气体,D 正确。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5 时,1 L pH11 的氨水中 OH 为 0.00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SO 3 的氧原子数为 0.3NAC4.6 g 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7NAD3.6 g D 2O 所含质子数为 2NA答案 A解析 25 时,pH11 的氨水中 c(OH )0.001 molL1 ,1 L 该氨水中n(OH )0.001 mol,A 正确;标准状况下,SO 3 为非气态,B 错误;乙
3、醇结构式为 ,1 mol 乙醇中共价键数为 8NA,C 错误;D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质子数为 10,3.6 g D2O 的物质的量小于 0.2 mol,质子数小于 2NA,D 错误。3中东地区有一种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咽泰,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咽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无机化合物B分子式为 C22H13O10Na2C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D1 mol 咽泰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 11.2 L 气体答案 C解析 咽泰属于有机钠盐,A 错误;分子式为C23H14O11Na2,B 错误;由于该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故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 正确;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
4、D 错误。4短周期元素 X、Y、Z 和 W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X 和 Y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比为 67,X的最高正价是 W 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 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BY 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Z 的氢化物比 W 的氢化物更稳定DX 的氧化物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答案 D解析 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6,则 Y 的原子序数为 7,因为在同一周期,则Z、W 的原子序数为 8、9 ,最外层电子数和为 22,不符合题意。所以 X、Y 原子序数分别为 12、14,X 为镁元素、Y
5、 为硅元素。X 最高正价为2 价,则 W最低负价为1 价,W 为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则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Z 为硫元素。镁的金属性强于铝,不能用铝热法获得 ,A 错误;Si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SiO 2 不是,B 错误;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稳定性:HClH2S,C 错误;MgSO 4 中既有 Mg2 与 SO 之间的离子键,又有 S、O24之间的共价键,D 正确。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保护海水中的钢铁设备 将设备连接在外加电源的正极B 溶解 Mg(OH)2 沉淀 在盛有少量该沉淀的试管中滴加饱和 NH4Cl 溶液C
6、检验溶液中的 NH 4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答案 B解析 将钢铁设备连接电源的负极,可以保护钢铁不被腐蚀,A 错误;Mg(OH)2 沉淀存在溶解平衡 Mg(OH)2(s)Mg2 (aq)2OH (aq),加入 NH4Cl溶液,发生反应 NH OH NH3H2O,OH 浓度降低 ,促进 Mg(OH)2 溶解 4平衡右移,沉淀会逐渐溶解,B 正确;检验铵根离子,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C 错误;盐酸为酸性溶液,铁发生析氢腐蚀,D 错误。6氨是生产氮肥、尿素等物质的重要原料。电化学法是合成
7、氨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物质中,X 为 H2,Y 为 N2BY 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2e =2HC当有 3 g H 通过质子交换膜时,Z 的体积为 22.4 LD反应过程中左边区域溶液 pH 逐渐增大答案 D解析 根据质子移动的方向判断,左端为阴极,右端为阳极,根据电解原理,阳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因此 Y 为 H2,X 为 N2,A 错误;氢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Y 参与的电极反应式应是 H22e =2H ,B 错误;3 g H 通过质子交换膜,即 1.5 mol H2 参与反应,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 NH3 22.4 L,C 错误;左边发生电
8、极反应式为 N26e 6H =2NH3,消耗 H 且生成了 NH3,所以反应过程中左边区域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D 正确。725 时,20.00 mL 0.1 molL1 HR 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 与所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点对应溶液的 pH 一定等于 1BF 点对应的 V(NaOH 溶液)一定为 20.00 mLCF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 (R )c(H )c(OH )D在 EF 段内某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c(OH )c(H )c (HR)答案 C解析 HR 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若 HR 是弱酸,则 E 点对应的溶液 pH1,A 错误;若 HR 为弱酸,则 F 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B 错误;F 点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和 c(H )c (OH )可知c(Na )c(R ),NaR 电离出的离子浓度远大于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故 C 正确;若 HR 为强酸,则溶液中不可能存在 HR 分子,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