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0436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地理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二 山地的形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二山地的形成(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据此完成 1、2 题。1.该地区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岩石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D.地壳比较稳定,气象灾害多发2.图中所示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流水搬运、风力侵蚀B.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海浪侵蚀、风化作用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海浪侵蚀D.固结成岩、断裂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解

2、析】1 选 B,2 选 B。第 1 题,北爱尔兰位于大西洋东岸,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第 2 题,材料显示石柱是由玄武岩组成,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后经海浪侵蚀、风化等作用形成。读某地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3、4 题。3.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4.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 ( )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

3、地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解析】3 选 D,4 选 C。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其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5.图 a 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 b 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 b 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 B.、C.、 D.、【解析】选 B。由图 b 可知,地质剖面图是向斜两翼中的东

4、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可知沉积岩层年龄大于;在、上面,且连续,是向斜东翼被侵蚀后地壳下降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年代最晚。正在建设中的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万达高速公路)预计 2015 年全部建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 6、7 题。6.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 )A.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B.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C.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D.减少对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7.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 B.地形C.技术 D.移民【解析】6 选 A

5、,7 选 B。第 6 题,根据“尽量取最短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第 7 题,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结合景观图可知,施工的最大障碍是地形。下图为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8、9 题。8.图示 ( )A.甲岩石形成早于岩浆岩B.乙处为向斜谷C.丙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前D.丁为断块山9.该地区 ( )地形以山地为主 易形成喀斯特地貌乙地适宜修水库 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 B. C. D.【解析】8 选 B,9 选 D。第 8 题,结合图示,甲岩石位于沉积岩层的最上层,故形成年代最晚;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

6、,地表为谷地,故为向斜谷;丙断层附近泥砂岩也发生断裂,故断层形成于泥砂岩之后;丁处为背斜山。第 9 题,该地区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主要以低矮的山地、丘陵为主。该地区石灰岩广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易形成喀斯特地貌;丙地虽然为谷地,但地下多为石灰岩,易形成地下溶洞,导致地表水下渗,故不宜修建水库;丙地有断层,且地势较低,可能有地下水出露。【方法技巧】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方法(1)看沉积岩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下图中从岩层 1 到岩层 4 年龄越来越老。(2)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

7、的岩层。如上图中断层形成晚于岩层 2、3、4。(3)看岩浆岩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切穿的岩层。(4)看变质岩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5)看侵蚀面若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隆起后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2015山东高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 10、11 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 观

8、测点坐标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新老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0.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11.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解析】10 选 D,11 选 C。第 10 题,由观测点 C、D、S 地层不同点的坐标可判断后一观测点位于前一观测点的东南方向,这与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相垂直,故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第 11 题,从表格

9、可知,CDS 是由新到老,而 A、B 选项中地质剖面图是背斜或向斜的两翼中的一侧,不能确定新老关系,错误;C 选项为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即 CDS 由新到老,正确;D 选项为向斜,中间新、两翼老,与题意不符,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12.(2017郑州模拟)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

10、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成为背斜成谷。第(3)题,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延伸。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答案(1)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盆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3)绘图略。(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13.(能力挑战题)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 O 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8 分)(1)

11、说出 M 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简述 N 地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述 O 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M 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第(2)题,N 地地貌为向斜山。第(3)题,O 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是花岗岩被抬升到地表后,遭到风化、侵蚀形成的。答案(1)M 地是背斜。地壳运动使 M 地岩层向上拱起。(2)经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作用剥落,棱角逐渐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