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巩固1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答案 C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 23 题。2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B.B C.C D.D3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A B.B C.C D.D解析 第 2 题,A 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 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 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D 是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第 3题,结合上题的分析,近地面
2、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答案 2.D 3.C4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右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处气压比 G 处高B. E 处气压比 H 处低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G 是市区,H 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 G 是陆地,H 是海洋解析 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低空气压均比高空气压高,相对 G 处,F 处为高空,故 A 项错误;相对H 处,E 处为高空,故 B 项正确。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故 H 是市区,G是郊区。若
3、 G 是陆地,H 是海洋,仅考虑热力环流,一年中,沿海地区冬季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夏季相反;一天中,夜间时大气环流与图示相符,白天相反。答案 B5 下面四种局部环流形势图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 A 图是局部热力环流图,地面受“热”点,气流应膨胀上升,反之遇“冷”点,则气流收缩下沉,故 A 图不正确;B 图反映白天,吹谷风;C 图表示海滨夜晚,吹陆风;D 图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答案 A北半球某地气压(hPa)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67 题。6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7 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解析 第 6 题,依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判断气压递变情况,可知甲点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乙、丙两点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为南半球风向。第 7 题,乙点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答案 6.D 7.B8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 。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 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地。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6)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答案 (1)甲乙丙丁(2)如下图(3)乙 阴
5、雨 甲(4)西南(5)甲(6)略(等压面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能力提升下面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 。读图,完成第 13题。1 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A.大 B.小C.相同 D.变化不定2 右图中与保温作用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B. C. D.3 右图中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B.C. D.解析 第 1 题,玻璃瓶起到保温作用,温度会较高。第 2 题,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对应图中。第 3 题,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图中)而增温。答案 1.A 2.D 3.C下图为
6、“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4 题。4 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解析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能力下降;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下降,会使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使地面吸收减少;出现雾霾,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在夜间增加。答案 B(2016黑龙江牡丹江高一检测)2015 年 11 月 23 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冀地区完全被雾霾笼罩,PM 2.5指数居高不下。结合
7、所学知识,完成第 56 题。5 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大量燃煤采暖 B.多大风天气C.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D.天气晴朗风力微弱6 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对流旺盛C.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大气削弱作用减弱解析 第 5 题,大风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不利于雾霾的形成。第 6 题,雾霾笼罩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答案 5.B 6.C7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地势高,离太阳近 正午太阳高度小得多 云层厚,而且夜长 地势高,空气稀薄 白天太
8、阳辐射较强 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 B.C. D.解析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使地面损失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答案 C8 下图表示某地因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D 的原因是 。 图中 I 的作用是 。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原因是 。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9、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晴天大,阴天小 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差较小(4)D 19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低压中心是 ,高压中心是 。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 A、B、C 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 (3)下图为沿 AB 作的剖面图,完成 A、B 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 PA、 PB、 PA、 PB的大小顺序是 。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 A、B 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解析 由图可知,A、C 地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中心。B 地为低压中心,近地面温度最高,气流上升;A 地气流下沉。高空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故 PA为低压, PB为高压,高压处等压面上凸。近地面风受三个力的影响。答案 (1)B A、C(2)B(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或 PAPBPBPA)(4)B(5)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