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893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5 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1.按朝代顺序理清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明确各个朝代商业发展的不同特点。2.可从整体状况、阶段特征、商业手段、对外贸易、商业政策等方面分析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以全球史观看待明清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 商业的发展1.商朝时期: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3.春秋战国(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私商成为商人主体。(2)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2、空前繁荣。5.宋元时期(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2)元代纸币广泛流通,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6.明清时期(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白银广泛使用。(3)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晋商、闽商等。知识点二 城市的繁荣1.阶段特征显著(1)自周秦迄唐代:县治以上城市设市,并与民居隔开。城市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城市布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2)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官府不再直接监控商业活动。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空前繁荣。2.商业城市发展(1)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

3、明州、杭州等兴起。(2)明清时期:除了南北两京等大都会之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如江南地区,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知识点三 “重农抑商”1.产生原因(1)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2)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2)汉初,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严禁商人购置土地。(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政策。(4)明清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表现:对商业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对商人进行盘剥;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后果:并未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新经济

4、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误区警示 1.古代的城市与现在的城市不同, “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 “城”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或交通要塞等,而“市”则为商品交易和贸易区。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2.坊市制度的存在本质上反映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而坊市制度的突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概念阐释 市、草市、夜市、晓市(1)城市中的“ 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是

5、夜间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场,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为主要于凌晨及早上做买卖的市场,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图示巧记 中国古代的坊市制度图示巧记 古代商业的发展可归纳为“五先”与“五后”五个变化主题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史料探究1.宋朝的商业革命史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注:指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思考 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

6、么突出特点?答案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工商业市镇;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但没有导致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2.明清时期的商帮史料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竞争加剧。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明清十大商帮各具特色,实力最强的当属晋商和徽商。思考 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哪些?答案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史论形成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

7、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如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自始至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主题 古代城市的特点史料探究1.唐宋时期城市的变化史料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唐六典宋代的“市”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

8、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中国商业简史注:说明“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思考 据史料分析唐宋时期在商业经营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答案 变化:唐朝需按时开市、闭市,而宋代打破了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实质问题: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史料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 ,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范文澜中国通史注:说明了商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变化思考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了什么特点。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9、?答案 特点:江南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原因:地处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史论形成 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达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制度在北宋时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夜市、晓市、商业集市等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律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

10、重心南移相应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5)从生产关系看: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6)从生活、观念看: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主题 “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表现及评价史料探究1.“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史料 末作文巧 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注:工商业华而不实。思考 概括史料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答案 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

11、弱。2.“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史料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 个,工关 5 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注:反映了清朝的腐朽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考 史料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答案 清政府广设关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史料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

12、行商的伍秉鉴拥有资本达 2 600 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鉴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 2 000 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注: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累。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 答案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商业资本的积累。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论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和评价1.原因(1)中

13、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 “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3)政府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评价(1)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2)明清后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

14、历史潮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名家论史观点: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导读:史料阐述了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如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课堂小结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1.在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从商周到明清,商人经历了从官商到私商再到商帮的变化。2.城市布局从最

15、初的坊、市分开到后来坊、市界限被打破,从严格限制“市”的启闭时间到取消时间限制,城市的功能和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3.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古代的经济政策发展到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作为古代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后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课中思考题1.提示: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提示:不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被打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出现了市民娱乐活动场

16、所(瓦子 )等具备多种商业功能的专业场所。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城市管理政策的调整。3.提示:有一定合理性。 “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 “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利益分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阅读与思考提示: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赞扬了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向统治阶级提出了如何管理工商业的方法。司马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在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自己对商业及有

17、关政策的不同看法,肯定了商业的价值和商人的地位,这是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解析与探究1.提示:材料一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本业” ,商业是“末业” ,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并且驱使原来从事商业的人都从事农业。材料二认为,商业也是“本业” ,世人认为商业是“末业”的看法是错误的。材料一的理由是:人们生产的产品有限,如果消费没有节制的话,就会产生匮乏。从事商业的人不直接从事生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都从事农业生产,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那么社会产品就会很充足,社会自然也会稳定了。材料二的理由是:工商业本来也是古代圣王所规定的正当行业之一,商人只是实现古代圣王的愿望的人,所以工商业也是“本业”

18、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讨论此问,答案不求唯一。2.提示:对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应该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其利弊得失,不能一概而论。答案不求唯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就此讨论和发言并对言之有理者给予肯定。自我测评提示:商业发展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较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商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由于受此影响,古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文明。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农耕时代的

19、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断突破限制、一直向前的趋势,这与商业发展大势是相吻合的。其特色之二,就是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1.(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 “雄富冠天下” ,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解析 “交子”使用是在宋朝,不是唐朝,故 A 项错误;坊市界限严格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不是城市繁荣的原因,故 B 项错误;商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的繁荣,导致唐朝出现“扬一益二”现象,故 C 项正确;商帮活动频繁是在明清时期,故 D 项错误。答案 C2.

20、(2016山东学业水平考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 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 。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是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代中叶,排除 A、B 、C 项;北宋初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案 D3.(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间” 。这反映了( )A.市场规划混乱 B

21、.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中央集权削弱 D.城市防御功能增强解析 材料“许市人买卖于其间”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故答案为 B 项。答案 B4.(2016江苏学业水平考试)道光十二年(1832 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解析 由“徽宁会馆”碑记可以看出苏州盛泽镇商业繁荣胜过其他地方,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废除重农抑商政策,B 项错误;C 项

22、与历史史实不符,自然经济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解体;D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业繁荣,没有体现商品经营。答案 A5.(2017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雍正帝认为: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因此,他实行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盐铁专营C.鼓励工商 D.闭关锁国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把农业作为本业,工商业作为末业,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故 A 项正确。答案 A6.(2017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

23、表明当时实行(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C.“海禁 ”政策 D.锁国政策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明代设立众多关卡,高额的商税严重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 B 项。答案 B7.(2017江苏怀仁中学月考)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淛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 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

24、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 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的新变化。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增加收入、促进贸易、军事等方面考虑。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四可以

25、从货币、市场、商业城市、市民生活、商人群体的出现等方面作答。第(3)问,可以从“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等信息分析。答案 (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打破市坊界限。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 25 公里多,城内有 8 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 5 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 50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B.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C.当时实行严格

26、的抑商政策D.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答案 B2.(2018广东汕头高一下学期期中)杜佑通典记载,唐开元年间,当时 “天下无贵物,长安和洛阳的米价每斗不过二十文,面粉每斗三十文,绢每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可见当时( )A.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B.经济进步推动商业繁荣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国内长途贸易兴盛解析 材料讲述了唐开元年间物价不高,长安和洛阳的经济发展也带动周边城市商业的繁荣,故 B 项正确。答案 B3.(2017广东深圳中学月考)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 “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27、)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解析 根据材料中探究主题“大唐长安商业” ,结合所学唐代城市商业特点:市坊分开,晚唐夜市繁荣等可知,A、B、C 三项皆符合题意,草市是指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之处因商业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市,与“长安”明显不符。答案 D4.(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 “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

28、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解析 由长安商业店铺主要集中于东西两市,说明存在坊市制,而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可知南宋时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 B 项正确。答案 B5.(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 (今开封)示意图,其中有一处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的错误是( )A. B. C. D.解析 宋朝时期商业打破了时间界限,出现了夜市,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开封府是北宋京都管理行政、司法的衙署,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瓦子是宋朝出现的娱乐场所,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徽

29、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之一,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6.(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 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的贯穿南北的长途贩运商业活动,故 A 项正确;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因而明朝时南方才是经济重心,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供具有雇佣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国内各地区间的商业贸易,

30、未体现对外贸易,故 D 项错误。答案 A7.(2017山东淄川一中期中)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B 项错在仅在乡村发展。C、D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A8.(2017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汉书 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

31、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从阐释概念的角度来深入分析题干材料。中国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但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需要还是希望保证小农经济的稳定,因此才有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A、C 两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B 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之一,但与 D 项比较,D 项应是主要目的。答案 D二、非选择题9.(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

32、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材料二 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 2 世纪与公元 1 世纪间,直至 16 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33、,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答案 (1)原因:唐朝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唐朝西部疆域广阔,先后设机构管辖,保护沿途商旅贸易往来,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荣,制度先进,国力富庶,对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