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63719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福建专用】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一 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精析】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具体见下表:,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是解读诗歌的入口。把握形象,主要是把握作者所关注的形象特点和表现这一特点的意义。描绘形象是作者抒情言志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诗歌鉴赏题十分关注的考查点。如:,【规律总结】 在高考中,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侧重于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有时,形象的鉴赏会与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2、,考向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典例剖析】【题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诗意助读】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审题推断】提取信息1_推论:_提取信息2_推论:_,标题“访隐者”、注释,诗中所写人物是一个隐士,远离尘嚣、率性自适、不,慕荣利。,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独饮自己酿造的

3、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解题指导】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隐者”即诗中的“山翁”;鉴赏的要求是“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结合第三、四句分析。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本诗第三、四句描写的是“山翁”的隐居生活状态,“隐者”的形象由此呈现出来。具体的可从下列词语看出:“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等。,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隐者居住的山坳里寒云密布,在山石之间盘绕,在山泉上翻腾。在这天气转寒之时,隐者自己酿造

4、的酒也熟了,所以隐者也不出门了,更无外人来访。门外因天寒而凋落的花朵,因为没有主人来打扫,没有客人的来访,散落一地。诗歌借写隐者居住地远离尘嚣表现出其率性自适的品性。,第四步:结。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据以上分析,“山翁”是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在他身上寄寓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情怀。,【请你组织答案】_,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1分)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题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

5、,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诗意助读】大风把柴门吹开,狭窄的小径旁竹子刚栽下。竹梢的影子很细,竹叶摇晃的声音像盘香从远处飘来。暑天躺在床上看流星划过,冬天看雪将竹子压弯。此景甚美,怎能去移栽墙下的梅呢?,问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审题推断】提取信息1环境描写词:_推论:_,竹轩、柴门、狭径,描写了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 . . . .,提取信息2形象动作词:_推论:_提取信息3意象词:_推论:_,倦卧、闲吟,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

6、、雪、梅,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 .,.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例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诗人的形象”;鉴赏的要求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写的是诗人所居的环境,“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写的是诗人的动作。由环境和动作可推知诗人的志趣和心态。,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从“竹轩”“柴门”“狭径”“倦卧”“闲吟”“竹”“雪”“梅”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情趣,从而可以分析出诗人闲适、洒脱、高雅的隐士形象。,【请你组织答案】_,塑造了闲适、洒

7、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点拨】 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类别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一个年老色衰、委身商贾、寂寞孤独的艺伎形

8、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方法归纳】鉴赏人物形象的“三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国破家亡,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2.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如【典例剖析】【题2

9、】竹轩诗兴,通过整体阅读,可大体给诗人定位: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3.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题2】张镃竹轩诗兴,抓住“倦卧”“闲吟”等词可以分析出诗人闲适、洒脱的隐士形象。,【答题步骤】,考向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典例剖析】【题3】(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诗意助读】月亮升起来了,悬挂在岩石的上空。月光倾泻而下

10、,铺洒在山岚缭绕溪水之上。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静静地从野寺前流过。推开门扉,可惜如此良夜美景,无人欣赏,抬头眺望霜天。孤独一人,无客来访;独居山中,彻夜不眠。,问题: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审题推断】提取信息1比喻句:_推论:_提取信息2动词:_推论:_,烟色如云白,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流,山岚富有动态,形象生动。,. .,. . .,【解题指导】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例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三、四两句中的“烟”;鉴赏的要求是分析“烟”的特点及描写的手法。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三、四句是从“颜色”“动

11、态”两方面描写“烟”的,具体可从下列词句看出:“云白”“流”等。,第三步:析。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点及描写的手法。从关键词“白”“流”可概括出“烟”的特点。第三句中“如”字表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组织答案】_,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2分)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1分)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1分),【方法归纳】景物形象鉴赏“四角度” 1.诗中赏画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赏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下面四角度入手:,2

12、.画中品诗 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如赏析2011年福建卷的晓至湖上:“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稍见初日开”“安得学野凫”等句,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3

13、.缘景明情 诗歌中的景即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合与表现。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首先我们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情感很有帮助。,4.双层挖掘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

14、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二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绘时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考向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典例剖析】【题4】(2014南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该诗创作于作者南渡以后。,【诗意

15、助读】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但它从不羡慕虽处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问题: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分)【审题推断】提取信息1物象特点词:_推论:_,湿、满,“湿”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表现出菊的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菊花特有的形象。,. . . . .,提取信息2物象对比句:_推论:_,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处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

16、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 . . .,【解题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王孙莫把比蓬蒿”写出了菊的貌不惊人,“九日枝枝近鬓毛”写人们爱菊,“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作者咏菊的主旨。,第三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塑造形象的目的。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请你组织答案】_,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2分),【点拨】 咏物诗的特

17、点 1.既然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方法归纳】鉴赏诗词中事物形象的方法 1.重视文化积淀,熟记物象内涵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其中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郑谷的菊,积淀了“菊”在古诗文中主要表达“凌寒傲放”“高洁”的文化内涵,就不难理解本诗中菊的形象特点及所寄

18、寓的作者情感。,2.关注色调色彩,辨析物象特征 (1)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句就点明了是在春天,梅生活的环境是各种花争春斗艳。,(2)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19、留恋处,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寒蝉”“骤雨”之后的寒意,都呈现出一种“凄冷”的色调。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这怎能不让人“帐饮无绪”呢?,3.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可从以下关键点入手:,【答题步骤】,【备考指导】鉴赏形象类题目的答题方法 1.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类型 诗歌形象鉴赏题有两类题型:一是形象类,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二是意境类,能根据意

20、象揣摩出意境特点和人物心情。通过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一类型。,2.调动积淀,熟知答题的方法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鉴赏这类形象时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背景。,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写这首诗时,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做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歌。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便不难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

21、形象: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第三步: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2)景物形象 诗歌的景象主要体现在诗歌的意象或意境上,解答诗歌景物形象类题目,主要侧重于对意象、意境的解答。解答此类题目,重要的是要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如月、鸿雁、子规、兰、竹、浮云、梧桐、夕阳等。还要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不同

22、意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枫叶”给人无限喜悦,激昂奋进之感。而“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中的“枫叶”则带给人相思的愁苦。,诗歌中的意境是指情与景的有机契合,或者说是指具有相同特性的意象的组合。,【答题步骤】 对意境类的解答,也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事物形象 诗歌中的物象主要相对于咏物诗而言。它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

23、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的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第二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以张渭的早梅为例:“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答题时首先应分析梅的自身特征: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然后结合诗歌后两句评价性话语,从而可以概括出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表达了对梅花由衷的敬仰之情。,3.规范表达,落实答题的步骤 在组织答案时,严格按照各类题的答题步骤组织答案。,失误类型一 分析笼统,

24、脱离文本【误区解读】 解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题时,考生若只是笼统回答了形象的特点,没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由于脱离文本,而造成解题步骤不全,没有完成诗歌的鉴赏过程。,【案例剖析】,【题1】,【提升突破】 1.熟悉诗歌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按照步骤规范作答。解答鉴赏诗歌形象题时,一般是先用一两个词语总体概括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2.概括形象特点时,要使用诗歌术语,语言力求简洁。,失误类型二 理解偏颇,分析不到位【误区解读】 分析形象时,对其特点把握不准确,理解有所偏颇,回答时分析不到位,或漏掉要点。,【案例剖析】,【题2】,【提升突破】

25、 1.分析形象特点时,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首先区分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2.分析概括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2014永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喜李翰自越至刘长卿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诗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从“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两句可概括出四海泛舟、浪迹天涯的特点,从“自越至”“久别长相忆”可概括出其万里来访、重视友情的形象,从“无羁束”可概括出其自由自在、无拘无

26、束的特点。答案:四海泛舟,浪迹天涯;万里来访,重视友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无心计,物我相融。(答出3点即可),2.(2013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送剑与傅岩叟辛弃疾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注】傅岩叟:稼轩友人。,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辛弃疾一生以力主抗金、恢复中原为己任。分析诗中描写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既要联系辛弃疾的背景知识,又要抓住描写抒情主人公的词句分析,如“仔细看”“且挂”“未须”等。,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他挑灯看剑,雄心振

27、起,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未能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3.(2014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穷边词二首(其一)姚合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诗歌第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春水滑润如油,群山万壑山花烂漫,节气柔和,风调雨顺。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边地春日图。,4.(2014宁德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市,在长江北岸。黄机,南宋词人,身处

28、中原沦丧时期。,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寒江”“风卷地”“浪翻屋”等词组成的画面是苍凉雄浑的。先用两个双音节词点出意境特点,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词的上阕意境苍凉雄浑,作者夜宿寒江,站在江边,看到眼前凄迷寒凉的江景,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啸声惊动了江底的鱼龙,使得狂风卷地、巨浪翻腾。这里“寒江”凄迷阔大之景与“长啸”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营造了苍凉雄浑的意境。,【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5.(2014资阳二诊)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

29、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答案: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性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词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6.(2014漳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叹庭前甘菊花唐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本诗甘菊花的形象是在与野外众芳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用“野外”“众芳”细琐却被采回摆放厅堂,反衬甘菊花的生不逢时、无人欣赏。答案:甘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绽放,即使开得绚烂多姿也无人欣赏,枝叶繁茂却要遭受风霜侵袭。诗歌塑造了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甘菊花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