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运动和力第 8 讲 机械运动本讲内容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难度不大主要以选择、填空、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估测长度和时间;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预计 2016 年中考会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有关速度的计算,试题较容易考点 考点内容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考点1估测长度和时间20132014201516来源:gkstk.Com1716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111估测日出日落时间和铅笔直径估测篮球架的高度估测筷子长度和脉搏跳动时间考点2运动的描述 201320142015261926材料题选择题填空题12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
2、的相对性考点3 速度201320142014201526173226材料题选择题实验题填空题1111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估测步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基本单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米,符号 m长度来源:学优高考网单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gkstk.Com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m=10 -6 m、1 nm=10-9 m常用工具 _测量工具 精确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选 工具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放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
3、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读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过程记 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提示】 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2时间的测量基本单位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_时间单位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 h=_min、1 min=_s测量工具 秒表或停表、石英钟、电子表等3.误差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减小方法 选用_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运动和静止的相
4、对性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的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定义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确定研究对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示】 参照物不能选定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比较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比_相同的路程比_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公式 v
5、=s/t单位 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 m/s;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km/h,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s=3.6 km/h速度几种常见的速度值人步行的速度约 1.1 m/s轿车的行驶速度约 33 m/s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的运动运动分类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测量工具 刻度尺、秒表或停表原理 v=s/t速度的测量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示】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
6、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2)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命题点 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014 河北)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点拨】 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的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汽车有三种情况: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
7、、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1(2015镇江)“神舟十号” 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 “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 “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3(2015保定一模)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照分别如图甲、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东运动B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
8、小轿车、自行车均在运动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行驶的速度大于货车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运动,自行车也向西运动命题点 2 理解速度的概念及简单的计算(2015 河北)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 0 m 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 80 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 100 m 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 200 m 处,小汽车_(填“已经”或“没有”)超速;若此时小汽车的功率为 80 kW,它的牵引力为_N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 _(填“ 前”或“后”)运动的(此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 120 km/h
9、)【点拨】 要判断小汽车是否超速,只要求出它的速度就可以,小汽车所用时间与客车所用的时间相同根据 v 求客车行驶所用的时间,再求出小汽车的速度求解牵引力有两种求法:第一种根据小汽车的功率和时间st利用 WPt 求出功,再利用 F 求出牵引力;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根据 PFv 求出牵引力需要注意的是,速度Ws的单位是 m/s,功率的单位是 W.4(2015成都)据新华社报道, 2014 年 8 月 20 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 3 分 37 秒 52 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 2 000 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
10、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A5 m/s B10 m/s C5 km/h D10 km/h5(2015滨州)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前 10 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 600 m 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 40 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6(2015钦州)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 s1、后半段路程 s2 和全程 s 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 s1 的
11、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命题点 3 运动图像(2015 乐山)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 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 4 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v 乙 ,P、Q 间的距离为 s,则( )Av 甲 v 乙 ,s16 mBv 甲 v 乙 ,s8 mCv 甲 v 乙 ,s16 mDv 甲 v 乙 ,s8 m本题考查了物体的 st 图像,由图像找出两物体的路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
12、直线运动的 s 与 t 成正比,s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7(2015上海)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 2 秒,甲运动 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 米,在图所示的 a、b、c 三条图线中,乙的 st 图( )A一定是图线 aB一定是图线 bC可能是图线 bD可能是图线 c8(2015南昌)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下列图中,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9(2015沈阳)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
13、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 30 m 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 6 s 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命题点 测定平均速度(2014 河南)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 AB 段的路程 sAB_cm,如果测得时间 tAB1.6 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
14、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要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 v ,求出平均速st度另外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而不是速度相加求平均,这里是易错点(4)实验中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否一样大,它们有什么特点?(5)实验中都会存在误差,实验中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一、选择题1(2015兰州)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
15、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 6 mB男子 1 000 m 跑成绩为 50 sC实心球的质量是 10 kgD掷实心球成绩为 6.5 m2(2015玉林)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 120 km 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0 km/h.则汽车行驶这 120 km( )A所用时间为 2.4 h B所用时间为 2.6 h C平均速度为 48 km/h D平均速度为 50 km/h3(2015益阳)龟兔赛跑 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
16、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4(2014荆州)为了践行“绿色环保 ”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 A 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 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 30 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 5 m/s 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 0.6 km 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 B 地 B小王先到达 B 地 C小李先到达 B 地 D三人同时到达 B 地5(2015衡阳)课外
17、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 2 s 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2015常州)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7(2015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
18、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 vt 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8(多选)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 01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 乙B两物体在 152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 v 乙C两物体在 15 s 末相遇,且 015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 20 s 末相遇,且 020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二、填空题9(2015南充)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10(2014南京)如图是某住宅小
19、区内的场景图中 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 100 m 至少需要_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11(2015重庆)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 km 的测速区间用时 270 s,其平均速度为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 100 km/h 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12(2015苏州)2015 年 5 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 SR72 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该飞行器速度可达 67马赫(1 马赫1 倍音速)
20、,号称 1 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飞行器体表涂敷最新型材料,具有雷达隐形功能,但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若该飞行器以 7 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_m/s.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_运动的13(2015江西)鲁迅的社戏 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的14(2015莱芜)A、B 两车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 6 秒 A、B 相遇,它们是 st 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 vA_(填“” “”或“”)v B,P
21、 、Q 间的距离为_m.三、实验探究题15(2015乌鲁木齐)如图,在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 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 、小车(长 15.0 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 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4)若保
22、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四、计算题16(2013资阳)一列长为 l1 500 m 的货运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运动中所受阻力为 F410 5 N在要通过某长度为 L600 m 的跨江大桥时,为提醒大桥上铁轨两旁的行人注意,处于车头的司机在机车到达桥头时拉响汽笛,位于车尾的押运员经过 t14 s 听到汽笛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 v1340 m/s ,求:(1)列车机车提供的牵引力 F 牵 ;(2)列车的行驶速度 v2;(3)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t2.17(2015宜昌)宜昌快速公交 “BRT”预计于 2015 年 6 月
23、建成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 24 km,如图所示是宜昌首批“BRT”公交样车,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30 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 GPS 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1)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_(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来实时传递信息的(2)“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3)若“BRT”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 60 km/h 的速度运行 60 s,停车 12 s,再以 50 km/h 的速度运行 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参考
24、答案考点解读考点 1 1.刻度尺 2.s 60 60 3.精密考点 2 位置 参照物考点 3 通过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 路程 不变 不相等各个击破例 1 C 例 2 已经 1.8 103 后 例 3 D题组训练 1.B 2.A 3.D 4.B 5.C 6.B 7.D 8A 9.D实验突破例 (1)40 25 (2) 小 (3) 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通过 B点时的速度不为 0,或小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的时间)拓展训练 (4)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越来越快,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大于上半程平均速度而小于下半程
25、平均速度 (5)一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读数误差;三是实验中水平面的光滑度不一定均匀整合集训1D 2.C 3.D 4.C 5.C 6.D 7.A 8.AC 9.2.50 0.1 10.限制车速不超过 5 km/h 72 运动的11汽车(自己) 126 12.2 380 后 13.船 运动14 9 15.(1)时间 (2) 大 大 (3)0.25 (4)7 16.(1)由于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 牵 F410 5 N;(2) 根据题意,由速度、路程和时间关系有:l (v 1v 2)t1,将 l1 500 m,v 1340 m/s,t 14 s 代入上式得:v 235 m/s;(3)Ll v 2t2,将 l1 500 m,L600 m,v 235 m/s,代入数据得: t260 s 17.(1)电磁波 (2) 根据 vst 得 t 24 km/30 km/h0.8 h;(3)s 1v 1t160 km/h60 h/3 6001 svkm,s 2 v2t250 km/h36 h/3 6000.5 km,v s/t (s 1s 2)/(t1t 2t 3)1.5 km/(60 h/3 60012 h/3 60036 h/3 600)50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