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664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复习2016《火线100天》 历史 安徽专版热点专题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热点专题(三 )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热点一:2015 年 7 月 25 日,山西晋城皇城相府举办了“2015 年全国高考状元敕封典礼”。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 7 省市自治区的 10 名高考状元接受“康熙皇帝”敕封。高考状元们骑马进入皇城相府御书楼广场,工作人员扮成“康熙皇帝”,敕封他们为“第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每人赏“诏书”一册、人民币 1 万元,康熙字典一函。在教育部明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大环境下,此次“敕封典礼”又明显与商业活动相捆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感。热点二:2015 年,教育部规定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试点高校要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

2、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另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也大为拓宽:一本高校在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5 万人,继续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继续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今年高考的新变化还包括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考试、18 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高校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等。考点 1 古代教育1.儒学教育孔子与教育(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彰显教育公平理念。(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3)在学习方法上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虚心好学;要求学生“温故知新” 。(4)在学习态度方面,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知之

3、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西汉太学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五经”作为主要教材) ,在地方设立官学。2.科举制度产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很多出身低微但有真实才能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做官。隋朝 (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按才能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1)唐太宗:重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举制度。他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以进士科、明经科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创

4、立武举和殿试。亲自将应试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面试,这是殿试的开始。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考者。录取很多有用人才。宋朝 学校制度更为健全,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如“西湖书院”“龙眠书院”等均建立于这一时期发展过程来源:gkstk.Com明清(1)继续完善学校制度,同时强化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加强文化专制(2)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 1905 年(清末)被废除。评价(1)政治:改善用人制度,使许多有才华的人有机

5、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把选拔官吏的权利由地方贵族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2)教育:科举考试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文化:科举制也促使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发展。(4)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奴仆,没有真才实学,科举制束缚了人们的才智,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启示(1)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选拔优秀的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2)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尤其是符合历史社会发展、公平公正的制度。 (3)隋唐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6、不竭动力。考点 2 近代的教育洋务运动时期(1)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为维护统治,实现自救,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 年设立) ,以培养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为宗旨,为中国培养了近代第一批新型的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2)1872 年,洋务派选取一批幼童赴欧美留学,开启了留学教育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文化教育方面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鼓励兴办学堂,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很大影响。1912 年改称北京大学清朝末年(1)戊戌变法失败后,废除八股文的措施被取消,科举取士依然阻

7、碍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张之洞等人由此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1904 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 ,对学校体系、管理办法及课程设置作了规定。(2)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考点 3 现代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6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到 2000 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 1989 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

8、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援建,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考恢复 1977 年底,我国恢复了因“文革”中断的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成就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世纪 90年代以来,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科教兴国”战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

9、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只有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本专题在中考中的热点内容,具体表现在:(1)古代的教育。这一内容命题者会以选择题、列举题等题型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科举制。(2)近代的教育。本内容主要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考点,题型以选择题和组合列举题为主。(3)现代的教育。命题者主要联系热点时政,以选择题、列举题等形式

10、考查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史实。(1)列表归纳法。通过列表归纳不同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了解科举制的特点、影响,正确评价该制度。(2)联系时政法。联系当前高考改革方案提出,总体方向是从 2017 年高考起,文理不分科,英语科目不再进行高考统考这一热点,了解新中国的教育发展,认识教育的重要性。一、单项选择题1(2015眉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2时光倒流,假若你

11、来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学生学习的教材是( )A资治通鉴 B儒家经典C法家经典 D墨家经典3(2015聊城)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 “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4(2015包头)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 “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

12、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5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A促进科举考试B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C发展排外顽固势力D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6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

13、课程并未另列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7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8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前面的【热点搜索】,回答问题(1)热点一中“状元”是哪一制度的产物?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2)热点二中教育部在 2015 年高考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14、这些举措反映了什么问题?(3)今天的“高考状元”和古代的状元有何本质区别?为何网友对炒作 “高考状元”反感?10(2015德州)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教育奠基】材料一:如下图(1)图一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图二反映了伯利克里时期大力发展教育和文艺的社会图景,他当政期间,雅典达到一种怎样的社会局面?【近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二洋务运动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分配统计表(部分)职业 人数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官等 63 人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 28 人经营商业 8

15、人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重留美史(2)19 世纪 70 年代,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材料二图片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重要举措?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派出的留美学生中对近代铁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现代的经济发展】材料三: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20 世纪 5080 年代日本就业者学历构成初中 高中 大学1950 年 86% 12% 3%1970 年 75% 17%1980 年 6% 55% 39%(3)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通过材料分析,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一条建议。热点专题( 三) 百

16、年大计 教育为本1C 2.B 3.D 4.D 5.B 6.B 7.B 8.D 9.(1) 科举制度;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以才能为标准选拔人才。(2)措施:改变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的考核方式;拓宽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统一全国命题;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等。问题:国家对高中教育的重视。(3)今天的高考状元是社会主义国家选拔出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而科举制下的状元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出来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优秀人才。原因:因为高考状元被绑上了利益链条,成为学校、教辅机构、媒体、企业家和商家争相追捧变相炒作的对象;炒作“高考状元”是对教育的误导,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10.(1)倡导有教无类( 如回答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也可得分) ;注重“因材施教” ;提倡温故而知新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进入全盛时期。(2)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努力发展教育。詹天佑。(3)持续高速发展;教育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4)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教育成果;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努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