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点专题(五)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中外近现代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材料一:2015 年 2 月 27 日, “央视 2014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成为颁奖典礼上首位感动中国人物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于敏于 1944 年考进北大,后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等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科研生涯。1961 年 1 月,于敏得到“开展氢弹研究”的通知。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其带领的科研队伍实现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1967 年,中国完成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是世界
2、上最快速度。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技术途径的过程中, “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材料二:3 月 15 日,2015 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览会发表视频贺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不少国家都突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国政府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中国制造 2025”,作为未来 10 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路线图。中德两国在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方面的合作潜力和空间越来越大。近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1909 年,由詹天佑主持设计和施工的中国第一条铁
3、路干线京张铁路全线通车。220 世纪 20 年代,化学家侯德榜研究出制碱新工艺,撰写制碱一书,打破了外国对碱业的垄断。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成就 概况导弹来源:学优高考网1964 年 6 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 年 10 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原子弹1964 年 10 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成就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两弹一星”来源:gkstk.C
4、om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人造地球卫星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还多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1999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03 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2005 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1973 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出台 1986 年 3 月,在邓小平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制定了863 计划纲要863 计划研究重点
5、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 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总体目标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及可持续发展1三次科技革命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后期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及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心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主
6、要交通工具及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特点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
7、财富的过程。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对世界的瓜分狂潮推动社会
8、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打开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9、,由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在国际竞争中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2.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概况出现的原因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
10、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全球性组织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与对策(1)面临的共同问题: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乱饥荒、毒品泛滥、重大疫病、邪教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2)对策:一方面各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化的影响(1)有利的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销售、投资和管理经验,以
11、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2)有弊的一面: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把科技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避害(1)从我国现代科技成就来命题,主要是链接我国在航天领域、海洋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技术成就切入考点。(2)从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角度命题,突出科学技术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3)从科技成就与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实
12、验发明的贡献来命题,主要考点有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成就,多以图说历史形式出现。(1)梳理中国历史上的科技成就,可分为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两大类别,归纳整理,重点是现代成就。(2)通过表格梳理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重点理解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 。1909 年由他主持设计和施工的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全线通车。这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2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1964 年原子弹爆炸成
13、功B1970 年“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C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3面对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A863 计划 B “一五”计划C “星球大战”计划 D “两弹一星”计划4(2015菏泽)造成下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 “三角贸易”的推动C蒸汽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51879 年,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这一发明是指( )A 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C汽车 D耐用碳丝灯泡6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
14、,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以下各种职业出现时间,请按照最初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驾驶员飞行员铁路工人B火车驾驶员飞行员石油工人C火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 飞行员D石油工人飞行员轮船驾驶员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 GPS)是利用 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科技发明。这一系统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生物工程 原子能 计算机网络 航天技术A BC D8(2015广东)“互联网” 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A科学
15、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9(2015荆门)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13 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2015 年,在中国倡导下, “亚投行”正式成立。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区域化 B多极化C集团化 D全球化10(2015大庆)“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A趋利避害,因势利导B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
16、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11结合【热点搜索】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指出“央视 2014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于敏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请写出一位在这个领域做出类似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除完成氢弹核爆实验外,我国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取得了哪些令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成就?(2)材料二中李克强总理在向德国 2015 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发表视频贺辞使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技术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12阅读
17、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材料二:建国 50 周年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及证书材料三:苹果的 iPhone 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曾航一只 iPhone 的全球之旅材料四: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曝光企业 代工产
18、品 曝光内容武汉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苏州某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1)材料一中这份 2004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是为谁而写的?他在国际农学界享有什么盛誉?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4)在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请你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5)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热点专题(五)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19、1C 2.B 3.A 4.C 5.D 6.C 7.D 8.B 9.D 10.D11(1)带领科研队伍为我国完成氢弹核爆实验做出突出贡献。邓稼先。1964 年 10 月 16 日,成功进行原子弹爆炸实验;1964 年 6 月成功进行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实验;1966 年 10 月又实现了导弹核弹头结合,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的成功发射;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等。(2)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学与
20、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等。(3)积极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消极影响: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破坏,矿产的枯竭,核战争威胁,也使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其健康成长(言之有理即可)12(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原子弹(或核弹)、导弹、人造卫星。(3)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4) 建议: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继续执行“863”计划;提高科教人员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交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等。(5)经济全球化。中国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经济建设,努力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科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