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3552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 2 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2能力目标(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知识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

2、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本课由“生活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教材先让学生知道挫折的含义,以及说明人们面对挫折的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知道挫折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

3、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材料导入:有一位经营皮鞋生意的大老板,想把公司业务的触角伸向非洲,因此他请了两位年轻人帮忙到非洲做实际的市场调查。不久之后,甲回来了。他哭丧着脸向老板说:“老板,这生意没法子做了,非洲根本没有人穿鞋子。 ”不久之后,乙也回来了。他兴高采烈地向老板说:“大有可为!老板! 非洲根本没有人穿鞋子!”提问: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通过故事的导入,让学生明确面对人生中的挑战与难题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探究新知一、生活难免有挫折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10

4、5 页“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展示知识点:1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105 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学生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挫折的含义和分析的新知识。让学生明白面对挫折,产生不用行点评和引导。展示知识点: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5、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106 页“相关链接”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106-107 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展示知识点:3调整挫折感受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107 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展示知识点:生活中

6、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并选代表总结发言。学生阅读“相关链接”内容,学习更多认识、分析挫折的理论。学生先进行填写,然后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挫折对人的影响,并知道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总结挫折对人生的作用,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二、发掘生命的力量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和引导。展示知识点: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108 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109 页“方法与技能”内容。展示知识点: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学 生 代 表 根 据 第108 页 “阅 读 感 悟 ”中儿 子 与 父 亲 的 对 话 , 进行 角 色 表 演 , 其 他 学 生谈 谈 对 儿 子 的 话 的 感 悟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活动,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分享

8、,总结面对挫折的方法。学生朗读“方法与技能”内容。通 过 角 色 表 演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让 学 生 感 受 每 个 人的 生 命 都 蕴 含 一 定的 承 受 力 、 自 我 调节 和 自 我 修 复 的 能力 , 增 强 战 胜 挫 折的 勇 气 和 信 心 。通过反思活动,让学生学习正确分析和面对挫折的方法。让 学 生 学 习 增强 生 命 韧 性 的 方 法 。课堂总结展示本节知识结构。归纳、梳理知识点。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巩固练习1有两个学生在高考中双双落榜,都非常难过。其中,甲几天后就振奋精神,重新开始复习功课,以饱满的精神重整旗鼓,准备第二年

9、再考。而乙却一直情绪低落,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这个事例说明了( )A当困难和挫折出现时,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结 果 也 会 不同B产生各种挫折的原因是不同的C甲没有感受到挫折,乙感受到了挫折的打击D命运对甲、乙两人太不公平了2有位成功人士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能够获得成功的永远是那些能够全力以赴与挫折抗争的人。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是( ) A挫折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B只要经历挫折就能成功C挫折不利于人们磨炼意志D成功属于意志坚强的人3下列诗(词)句所表达的寓意与 回答问题。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

10、表达的内涵不相同的是( )A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某校在新学年伊始开展了一堂挫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这( )有利于让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知能 使 学 生 远 离 挫 折 , 不 再 遭 受挫 折能使学生增强面对挫折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能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积极迎战挫折ABCD5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疏导,增强 战胜挫折的勇气。下列自我疏导方法正确的有( ) 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散步板书设计以更强的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知难而退,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随时向人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ABCD参考答案:1A2D3D4D5A课后作业课后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整理至少一种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与同学一起分享。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