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云南省红河县一中 2018-2019学年 11月份考试高三理综 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0分,共 30分) 1.三种宇宙速度分别是 7.9km/s,11.2km/s,16.7km/s,则表明( )A 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是 7.9km/sB 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是 11.2km/sC 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是 7.9km/sD 物体绕太阳转动的最大速度是 7.9km/s2.有报道说: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电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
2、 100 g的重物缓慢举高 20 cm所需的能量,若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 g取 10 m/s2)( )A 0.04 WB 0.4 WC 4 WD 40 W3.如图所示,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忽略水对船的阻力,则下列四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船做负功;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做负功;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对人船组成的系统所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A B C D 4.如图所示,某跳伞运动员正减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B 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C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D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
3、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 P点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在它的右侧 N点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也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向右为正方向,下图中能反映小球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二、多选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0分,共 18分) 6.(多选)如图所示,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组合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 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D 它们的轨道半径与它们的质量的平方成反比7.(多选)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 B,在
4、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 v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 两小球落地时, 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小C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 A球速度的变化率较大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球做功的平均功率 A的大于 B的8.(多选)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B 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C 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D 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分卷 II三、实验题(共 2小题,共 14分) 9.如图所示,将打点
5、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通过作图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 v t图象外,还可作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横轴表示的是_10.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和带铁夹的重物(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
6、器材有_(填字母代号)A毫米刻度尺B秒表C012 V 的直流电源D012 V 的交流电源(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A实验时,必须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实验时,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C实验操作时,纸带应被竖直提着,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D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重物下落的高度 h.并通过 v 计算出瞬时速度 v.(3)实验中得到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点迹较清晰的部分选取某点 O作为起始点,图中 A、 B、 C、 D为纸带上选取的 4个连续点,分别测出 B、 C、 D到 O点的距离分别为 15.55 cm、19.20 cm、23.23 cm,重物和纸带下落的加
7、速度 a_m/s 2.四、计算题 11.如图所示,质量 M1 kg且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10.1.现有一质量 m2 kg的小铁块以 v03 m/s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20.2.重力加速度 g10 m/s 2.求:(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12.如图所示,长度为 L、倾角 30的斜面 AB,在斜面顶端 B向左水平抛出小球 1、同时在底端 A正上方某高度处水平向右抛出小球 2,小球 2垂直撞在斜面上的位置 P,小球
8、1也同时落在 P点。求两球平抛的初速度 v1、 v2和 BD间距离 h。【物理选修 3-4】1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是单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都是可以自发地进行的E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2)如图是粗细均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 U形玻璃管,大气压强 Po=76 cmHg,当两管水银面相平时,左管被封闭气柱长 L1
9、=20cm,温度 t1=310c,求:(I)当气柱温度 等于多少 0C时,左管中气柱长为 21cm?(II)保持 温度不变,为使左管气柱变为 19cm,应在有管加入多长的水银柱?【物理选修 3-4】15 分14.(1)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时刻的波形图, P是平衡位置为 x=1 m处的质点, Q是平衡位置为 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周期是 0.10s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40m/sC该波沿 x轴的负方向传播D t=0.10s时,质点 Q的速度方向向下E. 从 t=0.10s到 t=0.25s,质点 P通过的路程为 30 cm(2)如
10、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 ABC置于空气中,棱镜的折射率为 ,A=60一细光束从 AC的中点 D垂直 AC面入射,AD ,求:画出光路图并计算出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所经历的时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最大环绕速度,由此可知:A 错,C对;同理,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地球运行而绕太阳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由此可知:B,D 均错。2.【答案】B【解析】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说明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要消耗机械能,生成电能;将手机摇动一次,相当于将 100 g的重物举高 20 cm,则
11、产生的能量E W mgh0.1100.20.2 J,每秒摇动 2次,则摇动手机的功率 P 0.4 W,B正确3.【答案】C【解析】人在船上向前行走,脚与船面间不打滑,说明脚与船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故正确; 人站在静止于水面的船上抬脚向右运动此时,由于人的鞋底对船施加方向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而使船向左运动,故人对船的静摩擦力对船做正功,故错误;人的鞋底相对船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鞋底就受到船对其施加方向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而人在一只脚的鞋底受到船对其施加的静摩擦力作用的同时,另一只脚抬起向右跨出,由于人的这只脚向右跨出而使人才相对岸向右运动,这似乎好象船对人的静摩擦力对人做正功其实,人的另一只
12、脚在向右跨出的过程中,受静摩擦力作用于鞋上的那一只脚与船保持相对静止,并随船一起向左运动,故人受船施加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的那一只脚相对岸向左运动,所以船对人的静摩擦力对人的脚做负功故正确;人在船上行走时,人对船的静摩擦力对船来说是动力而对其做正功,船对人脚的静摩擦力对脚来说是阻力而对其做负功,所以这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功代数和为零故错误4.【答案】B【解析】跳伞运动员正减速下落,则运动的方向向下,而加速度的方向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 A错误,B 正确;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故 C错误;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和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13、,方向相反故 D错误5.【答案】B【解析】 N点的小球释放后,受到向右的库仑力的作用,开始向右运动,根据库仑定律 F k可得,随着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增大,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在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可得,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而 v 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所以 B正确,A 图象表示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图象表示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D 图象表示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6.【答案】AC【解析】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选项 A正确 B错误;由 mAA 2rA mBB 2rB,它们的轨道半
14、径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选项 C正确 D错误。7.【答案】BD【解析】由于两个球完全相同,质量相等,下落高度相同,都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所以两个球的机械能守恒, mgh mv2, v ,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 A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斜向左下方, B做竖直上抛运动,落地时速度竖直向下,故落地时两个球的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A 错误; A落地时速度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PA mgvsin , B落地时速度竖直向下,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PB mgv, PA PB,故 B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两球都是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即 a g,故 C错误;由上可知,重
15、力对于两个球做的功的大小相同, A做平抛运动, h gtA2,运动时间tA , B做竖直上抛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h v0tB gtB2, tB tA,重力的平均功率 P ,则 A B,故 D正确8.【答案】ACD【解析】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的两点,在以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它们的方向不相同,所以,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等势面是一个心以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所以有电势相等的两点,故 A正确;如果正电荷的初速度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反,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可能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故 B错误;电势的高低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
16、所以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故 C正确;如果电场线是曲线,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不沿电场线运动,故 D正确9.【答案】(1)D (2) 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的高度【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需要毫米刻度尺,故 D正确(2)由公式 v22 gh,如绘出 h图象,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10.【答案】(1)A (2)B (3)9.5【解析】(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需要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和带铁夹的重物外,还需要测量计数点之间距离的毫
17、米刻度尺;(2)A、实验的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故不需要秒表故 A错误;B、实验时,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故 B正确;C、实验操作时,纸带应被竖直提着,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该次序不能颠倒故 C错误;D、计算速度时,要使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该段时间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D错误故选:B(3) 0.192 00.1555 m0.036 5 m 0.232 30.192 0 m0.040 3 m由于: aT2所以: a m/s29.5 m/s 211.【答案】(1)2 m/s 2 1 m/s 2 (2)1 m/s (3)3 J【解析】(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
18、对铁块和木板,有: 2mg ma1; 2mg 1(M m)g Ma2;代入数据可得: a12 m/s 2; a21 m/s 2.(2)两者速度相同时,木块的速度为 v,则v v0 a1t1, v a2t1;解得: v1 m/s, t11 s;(3)设木板从速度最大,到停止的时间为 t2,则 1(M m)g( M m)a3,解得: a31 m/s 2,v a3t2,则 t21 s;木板在地面上发生的总位移: s (t1 t2),从铁块滑上木板到停止的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 1(M m)gs,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 Q3 J.12.【答案】0.3 L【解析】设运动时间为 t、小球 1
19、和 2的初速度为 v1和 v2、B 球下落高度为 h,小球 1做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有 tan ,又 x1 v1t,y 1 gt2,解得 tan 小球 2垂直撞在斜面上,有 tan ,即 tan 根据几何关系有 x1 x2 Lcos ,即( v1 v2)t Lcos 联立得 v22 v1tan2 ,联立得 2v1(v1 v2)tan gLcos 联立解得 v1 、 v2 ,代入解得 t则下落高度 hy 1= =0.3L.13.【答案】(1)BDE (2)(I) 54.6C ()6cm【解析】(1)BDE(2)()当左管气柱变为 21cm时,右管水银面将比左管水银面高 2cm,此时左管气柱压强:
20、 P2=76+2=78cmHg研究左管气柱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其中 P1=P0=76cmHg,V1=20S,T1=273+31=304K,V2=21S,T2=273+t2代入数据解得:t 2=54.6C ()设左管气柱变为 19cm时压强为 P3,由题意可知左管气柱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得:7620 S=P319S解得: P3=80cmHg右管加入的水银柱长: h=80-76+(20-19)2=6cm 14.【答案】(1) BCD(2)光路如图所示 ;【解析】(1)该波的周期是 0.20s,选项 A错误;波速为: ,选项 B正确;由图可知 t=0.10s时刻,质点 Q向下振动,故波沿 x轴负向传播,选项 C,D 正确;从t=0.10s到 t=0.25s,经过的时间为 ,因为质点 P不是从最高(或最低)点振动,也不是从平衡位置振动,故质点 P通过的路程不等于 3A=30 cm,选项 D错误。(2)光路如图所示i1=600,设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为 C,则: ,C=45 0,i145 0,发生全反射, ,由折射定律有 , 所以 r=450;棱镜中的光速 ,所求时间 ,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