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B 儒学的兴起1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这说明汉代A. “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 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 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实践 D. 百家争鸣局面走向终结2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3 “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
2、,不举其弟子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 “高帝悉以为郎” 。材料反映出A. 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B. 儒生把持官员选拔 C. 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 D.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4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 (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
3、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A. 分封制度确立 B. 贵族政治没落 C. 铁犁牛耕的推广 D. 九品中正制的兴盛6战国“百家争鸣”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独尊儒术” 、洪秀全“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B. 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C.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 文化氛圃凼拮跃转为沉闷7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 ,这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下列与该思想家相关的是A. 道德经
4、 B. 论语 C. 五蠢 D. 春秋繁露8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 “忠”所占的比例为 7.97,宋代为 15.89,清代为 22.71。这反映出A.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9美国学者费正清在谈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时说:“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 ”这表明科举制度A. 有助于选贤任能 B. 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C.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D.
5、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10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 ,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 “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 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 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 1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12儒家文化不着意构筑彼岸
6、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 、 “立德、立功、立言” ,以达到人生“三不朽”境界。这种风尚的弘扬A. 造就了积极人世的文化倾向 B.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价值观C. 成为历代皇权专制的护身符 D. 最终导致儒学信仰宗教化13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 “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 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
7、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 “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 “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 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8、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19 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