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二十七讲 金属及金属材料经典精讲题一: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属于_。(2)将黄铜和生铁分别放人足量的稀盐酸中,浸泡后都有残留固体,其中一种固体一定含_,另一种固体一定含_。(3)生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题二: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2)北京奥运会用到多种材料。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 (填序号)。使用金
2、、银和铜等制作奖牌 使用纯羊毛和聚酯纤维制作“福娃”使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 使用聚氟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尤为重要。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 (答出两条即可)。题三: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 价而乙元素显+3 价题四: 有 A、B、C 三种常温下不与水反应的金属,为了比较它们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人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法,下列方法最准确可行的是( )A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
3、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快慢B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多少C把三种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程度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题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制品的表面刷油漆能起到防锈作用- 2 -B保留铁制品上的铁锈,能阻止铁制品进一步锈蚀C铜长期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生锈D铝合金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题六: 下图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
4、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_。(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实验室领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题七: 炼铁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 )A作氧化剂 B作熔剂造渣 C作还原剂 D作为合金成分形成铁合金题八: 某炼铁厂使用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焦炭、空气为炼铁主要原料,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列流程图所示:(1)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的物质 A、B 的化学式:A_;B_。(2)试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题九: 如图所示
5、,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请你分析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A此实验设计必须在玻璃仪器中进行B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C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到上出现锈蚀现象D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而水上、水下部分生锈不明显题十: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些金属的有关知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以下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将 4 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图示 (a)、(b)、(c)、(d)4 支试管中。再分别在(a)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b)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c)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d)中加
6、入少量干燥剂,再放入一团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上述实验中,_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设计如图 (d)实验的目的是_。- 4 -金属及金属材料经典精讲题一: (1)合金 (2)Cu;C (3)Fe2HCl=FeCl 2H 2;置换反应解析: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是混合物,故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黄铜中锌和生铁中铁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铁与盐酸的反应中,生成物和反应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题二: (1)Fe2O3+3CO 2Fe+3CO2 (2) (3)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解析:炼铁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是一氧化
7、碳,它能够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将铁还原出来;各种金属及其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保护金属资源,主要有如下途径: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题三: D解析:自然界中,只有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才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金、银等金属,则 A 项中甲金属的活动性比乙强;“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 “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都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甲排在乙的前面,则 B、C 项中甲金属活动性都比乙强;无法根据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两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本题应选 D。题四: D解析:若有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相近,则 A、B 项中的方案不能观
8、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导致不能准确得出探究结论;不同金属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的颜色不同,因此 C 项中的方案也不准确;根据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采用 D 项中的方案准确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题五: A解析:本题易错选 B,错选 B 的原因是误认为铁制品上的铁锈能够隔绝空气和水分,阻止铁制品进一步锈蚀,事实上恰好相反,铁锈结构疏松,能够涵养水分,会加速铁制品的锈蚀;给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后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铝合金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二者都能起到防锈或防腐蚀的作用;铜处在潮湿的空气中也易生锈。本题只有 A 项中的说法正确。题
9、六: 氧气和水蒸气(可填化学式) 4Al+3O 2=2Al2O3 AlFeCu;Fe+CuSO 4=FeSO4+Cu 解析: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铝;已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FeCu,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要验证铝、铁、铜的- 5 -金属活动性,在已有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的条件下,只要再有金属铁便能完成验证实验(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而与硫酸铝溶液不能够发生反应) ,单质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题七: B解析:炼铁时,石灰石中的碳酸
10、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所以使用石灰石的目的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或除去二氧化硅) ,即作熔剂造渣。题八: (1) CO2;CO (2) C+O 2点燃 CO2、 CO2+C 2CO、Fe 3O4+4CO 3Fe+4CO2 解析:教材中学过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为原料的炼铁原理,本题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写出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生产流程图可知反应的主过程是:焦炭与过量空气反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焦炭作用生成一氧化碳,最后一氧化碳与磁铁矿在高温条件下作用生成铁。题九: BD解析:铁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水共同作用而生锈。做铁制品锈蚀条件实验可以用试管也可以用题给装置进行,只要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即可,与采用何种仪器无关;在大气压作用下,塑料瓶变瘪,说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有关,由于铁生锈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塑料瓶内气压减小;铁制品与水面接触部位生锈最严重,因这该部位的铁既与空气接触,又与水接触。题十: (b);说明铁单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也不易生锈解析:铁在潮湿的空气(同时存在氧气和水的环境)中易生锈,且当有酸、碱、盐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锈蚀会更加严重,但铁单纯与氧气、或水中的一种物质接触时,都不会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