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A)(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为 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教室内气温为 25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温度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3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4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5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水烧开后,看到的“白气 ”是汽化现象6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7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8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
3、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人,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 ,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9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
4、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 100B只有第 2 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 100C只有第 1 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 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11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是 ( )Ab 曲线 Bc 曲线 Cd 曲线 D都不是12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3即使在 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填“吸热”或“放热” ) ;夏天的
5、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现象14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有小水珠附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在玻璃的_;冬天,小水珠附在玻璃的_ (均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5如图所示,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填“固态” “液态”或“气态” )的水1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填“A” “B”或“C” ) ,示数为_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该物质_(填“是”或“不是” )晶体,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min 18如
6、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 A 中,试管 A 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 B 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 A 中产生的现象是_同时看到温度计 C 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热量1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202013 年春季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_(填“增加”或“减小” )了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
7、,这是利用_(填“增加”或“减小” )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三、解答题(4 分6 分6 分6 分6 分6 分,共 34 分)21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不扇风,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解释22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在第 6 min 该物质处于_(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23用同一支温度计
8、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24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_,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体积逐渐 _,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2)沸腾后,水的温度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_,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_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_形成的26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
9、) ,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过程,需要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过程(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形成的(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
10、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参考答案1A 2.D 3A 4B 5.D 6.B 7.C 8.A 9.8 10.D 11.B 12C 13升华 吸热 液化 14外表面 内表面 15液态 16.B 48 17.是 6 18.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出现 放出 19水银(或甲苯) 酒精 20增加 减小21.这样做可以增大酒精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酒精的蒸发 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故气球体积会缩小22(1)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 23乙 4 24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在空气巾,待示数稳定后,读出此时温度为 T1;(2) 向小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烧杯的酒精中;(3)将温度计取出,在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发完之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现象:温度计取出,且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发完之前,其示数小于 T2,所以可以证明蒸发吸热25(1)升高 减小 (2) 不变 变大 (3) 蒸发 液化 26(1) 升华 吸 凝华 (2)凝华 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