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讲:从水之旅谈起知识点梳理一、物态变化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把物质状态的转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态变化示意图:二、熔化和凝固(2)晶体熔化: A、熔化图象:B、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D、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3)非晶体的熔化:A、熔化图像:B、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2、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气固 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学优中考网 (1)晶体的凝固:A、凝固图象:B、凝固特点:固液
2、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C、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D、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2)非晶体的凝固:A、凝固图像B、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三、汽化和液化:B、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具有制冷作用。(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A、图象:B、特点:液气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D、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E、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1)方
3、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2)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3)作用:液化 放 热(4)常见液化现象有:雾、露、 “白气” 、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等。五、水资源危机:1、水资源: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是生命之源。2、水资源的利用:地球是一个水球,但水的直接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十分珍贵。3、水污染:一是自然污染;二是人类污染。根据污染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重点、难点突破1、熔化与凝固:例 1、有一间完全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维持在 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子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 冰将继续熔化
4、B. 冰的温度开始逐渐升高C. 水将逐渐凝固 D. 冰不能继续熔化,水也不能凝固解析:冰的熔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冰的熔点,二是并能够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由本题所给条件可知,冰在室外熔化了一部分,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冰水混合状态的温度为 0,当把冰水混合物放进温度为 0的房间中时,由于冰水混合物跟室温没有温度差,固态的冰不能吸收热量,液态的水也不能对外放热,因而此时不能发生物态变化,冰不能继续熔化,水也不能凝固。学优中考网 答案:D小练习:1、工人师傅在熔化铝锭时常常采用铜锅,但在熔化铜锭时却不采用铝锅,其中的原因是 ( )铜的传热能力比铝强 铜的硬度比铝大 铜的熔点比铝高 铜的颜色比
5、铝深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凝固点是 0,但 0得水不一定会结冰。B、从温度为-20的冰箱冷冻室中取出来的冰块马上就会熔化。C、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吸热。答案:1、C 2、A2、汽化和液化:例 2、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车窗玻璃内表面 D、都在车窗玻璃外表面解析:车窗玻璃表面上的水珠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谢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车内的温度比车外的温度低,车窗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
6、低一些的汽车玻璃,发热液化成小水珠扶着在车窗玻璃的外表面;而在冬天,车窗外边的温度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城小水珠,扶着在车窗玻璃的内表面。答案:A小练习: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盛有水,小试管中装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在对大烧杯加热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 ( )、温度不能达到沸点 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水能够沸腾 水能否沸腾取决于当时的气压答案:1、B 2、B3、升华和凝华:例3、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
7、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C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D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解析:严冬季节,室内温度较高,水蒸气含量较多,而室外温度很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户玻璃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壁上。答案:B小练习:1、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 3 所示的“雾凇” 。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
8、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学优中考网 答案:1、B 2、B综合训练一:填空题:1、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现象。(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 ,这是_现象。(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这是_现象。(4)深秋晚间会“下霜” ,这是_现象。(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
9、得模糊不清,这是_现象。(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现象。(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现象。2、在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 1 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 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_些。3、某地区今年暑假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政府部门采取了人工降雨的应急手段: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以炮弹的形式送入云层,它很快会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云层中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变大后会落向地面,下B温度/O时间/minA落的过程中会 成为雨降落到地面
10、。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4、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 熔化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 _的熔点较高; 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5、冬天晾在室外的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现象;初春冰雪消融,这是 现象;晚秋地上会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 现象。6、身处偏远海岛,按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7、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 ) ,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8、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
11、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 1 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 ,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会”或“不会”)沸腾。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 1 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图 1学优中考网 。10、 “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时, “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射到发射台,发射架就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部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
12、喷射到水池中,这里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不会太高。二:选择题:1、炎热的夏季,医生建议,在气温超过 36时,每半小时需要补充一杯水,其原因是:( ) A.人喝水是为了补充体力; B. 人喝水是为了水的汽化放热。C.人喝水是由于水的温度低些,因而水可以吸收人体的热;D.人喝水是为了大量出汗,汗水又迅速蒸发,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使人体表温度降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的冰比 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 水的沸点一定是 100 水有可能在 20沸腾 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3、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 )A熔化、液化 B凝固、凝华C汽化、升华 D凝华、汽化4、物
13、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 ,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5、用水煮食物时,只要水没烧干,食物就不会煮焦,但若用油炸食物,即使油没烧干,食物也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油的沸点比水高C油的传热比水好 D油的比热容比水大6、俗话说:
14、水缸 “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 “穿裙子“是指:盛有水的缸的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缸壁有缝隙,水渗了出来 B是水的蒸发现象C是扩散现象 D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7、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的沸点是 48 B.海波在 BC 段吸收了热量温度不变 C.海波在 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
15、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1)(3) B(2)(4) C(3)(4) D(1)(2)9、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10、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学优中考网 温度/时间/minO60100801401201293 6 15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三: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腾规律时获得的曲线。从曲线可知,加热时水的初温为 ,
16、加热到第 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时水的温度 (填“升高” 、 “降低”或“不变” ) ,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标准大气压(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在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看到如图() ()所示。则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种):(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从下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水在沸腾时
17、需要继续加热,但温度_3、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
18、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图16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学优中考网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升华 液化 液化 凝华 液化 凝固 汽化2、低于 低于 大 低 3、升华 凝华 熔化4、甲 乙 5、升华 熔化 凝华 6、蒸发 液化7、温度 沸点 8、液化 不会 9、98 低 减少杯中水的质量使用热水来加热 10、吸热二:选择题:1、D 2、C 3、B 4、D 5、B 6、D 7、B 8、A 9、D 10、C三:实验探究题1、60 9 120 不变 大于 B A2、(1)减少杯中水的质量;使用热水来加热;给烧杯加上一个合适的盖(2)如图:(3)100 不变3、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温度 表面积 猜想二:物质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