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一、填空题1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图 1 是表示小亮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他是_眼。矫正的方法是戴_透镜片做的眼镜。3如图 2 所示,B是人眼在 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形成的。若在 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 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4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5如图 3 所示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一个透镜的情景,由图可知该透镜是_透镜。当它
2、作为照相机的镜头,把物体放在 2 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_像。6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凸” 或“凹” )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如图 4 所示) ,看到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 。8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
3、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15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人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 30cm(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二、选择题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 2 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来源:学优中考网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b 点的成像特
4、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 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 c 点成的像大11凸透镜的焦距是 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 7cm 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12物体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实像, 下 列 哪 个 光 学 仪 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来源:学优中考网1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5、D正立、放大的实像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红布在绿光下呈黑色 B日食 C在看黑板上的字时,出现的“晃眼” D海市蜃楼15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16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8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
6、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三、作图题19完成透镜的光路图20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2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 10cm) 、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 A、B、C 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B 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 43和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23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