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 I 9 3 l 3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各种灾害事件史不绝书。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华文明能 够延续数千年而不倒,也就证明我们的文化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东西,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再 造和延续,这就是社会救济的传统。最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所谓“嗟来之食”,这个“嗟来 之食”的发起人是齐国人黔敖。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具体姓名的、个体发起主动 性社会救助的活动者。在春秋时期,这样的活动已经被称为义举了。 春秋左氏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可以判断最晚到春 秋时代,救灾恤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规范的层次。 老子里面也提到了“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一种裒多益寡的观念。裒多益寡、救灾 恤邻的救济行为,最晚可以从先秦时期算起。 到了汉朝,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表彰已经上 升到国家层面。 进入明清时代,从个体化的救助逐渐发展到社区化救济。在传统中国一个县的范围之 内,作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吏基本上只能到知县这层。当时的一个县比我们现在县的辖区还 要大,这样一个县下的社会治理如何得以运行?这个奥秘在于我们当时有一种官治和自治相 结合的机制,有社会学家把它命名为双轨制。所谓的双轨制就是在正式的官府治理之下,还 有一个民间的自治系统。 也由于这种双轨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 明清易代这
3、样重大的朝代转换的变革,但是基层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断裂。从个体化救 助的守望相助、邻里相助发展到社区化的救济,这就涉及 官治和民治、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 结果。在经济发达区域,比如江南、华南也是中国传统士绅社会力量开始得到最先发展的区 域,很多士绅以一种自愿的、公益的精神,主动地承担了地方的社会公共事业,从最简单的修 桥铺路,到荒年承办赈济等。这使一些社会性事务可以从官府的正常活动当中剥离开,把责 任转移到一些社会性组织和社会人士身上。因此,面对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基层社会 的很多基本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持。 而随着中国社会特有的同心圆式的扩展,在晚清时期出现江南援救华北的情况。这样
4、扩展有 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我们的同胞跟邻居是一样的;我们所要救助的人、所要救助的地区,跟我 都同属中国。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对于守望相助的理解非常融洽地结合起来。 中国的社会救济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也具有启发性意 义:第一,如何在地方社会中把公益精神与道德规范的重建结合起来,重点在于打造共同的社 区认同、社区文化;第二就是把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现代公益社会的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中 国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索。 (摘编自朱浒从社会救济传统看邻里关系的历史内涵) 1下列关 于原文 内容的 表 述,不 正确的 一项是 (3 分) A 几千 年来, 在各种 灾害
5、事件 发生后 ,社会 救 济的传统 ,保证 了中华 文 明的再造 和延续 。 B 春秋 时期, 大家普 遍认同救 灾恤邻 是一个 最 基本的准 则,并 上升到 道 德规范的 层次。 C 汉代 ,国家 层面才 开始对急 公好义 、乐善 好 施的个体 的社会 救助活 动 进行鼓励 和表彰 。 D 社会 救济的 活动, 从个体化 的主动 性救助 逐 渐发展为 社区化 的救济 , 是在明清 时代。 2下列理 解和分 析,不 符合原文 意思的 一项是 (3 分) A 黔敖 在路上 准备饮 食以赈济 灾民的 行动, 被 认为是中 国历史 上第一 个 留下具体 姓名的 、 个体 发起的 主动性 社 会救助活
6、 动,在 当时被 称 为 “义举 ”。 B 正式 的官府 治理与 民间的自 治系统 结合的 机 制,不仅 使社会 救济行 为 得以推行 ,而且 对 维持 中国 社会的稳 定 性能起到 很好的 促进作 用 。 C 在江 南、华 南地区 ,很多士 绅主动 承担地 方 的社会公 共事业 ,例如 修 桥铺路、 荒年承 办赈 济等 ,这些 救济行 为 都是本着 一种自 愿、公 益 的精神。 D 中国 传统士 绅社会 力量的发 展,使 得社会 救 济活动中 的一些 社会性 事 务从官府 的正常 活动 中剥离 出来, 把 责任转移 到一些 社会组 织 和社会人 士身上 。 3根据原 文内容 , 下列 理解和
7、分 析不正 确的一 项 是(3 分) A “裒多 益寡 救灾恤 邻 ”“守 望相助 “ 邻 里 相助 ”都 是个体 化救助 行 为者遵守 的道义 ,是 在灾 难性事 件前, 处 理邻里关 系的一 种救济 传 统。 B明清时 代,朝 代转换 的巨大变 革,造 成了当 时 社会基层 结构的 严重断 裂 ,这是促 使社会 救济 传统从 个体化 发 展到社区 化的一 个重要 原 因。 C 晚清 时期, 出现了 江南援救 华北的 社区化 救 济行为, 这同当 时中国 社 会随着同 心圆式 的 扩展 ,形成 的民族 国 家的认同 感有着 很大的 关 系。 D 打造 共同的 社区认 同、社区 文化, 进行中
8、 国 式的国家 与社 会 关系的 探 索,是中 国的社 会 救济 传统对 于当代 中 国构建核 心价值 观体系 的 启发意义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19 4 7 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敏,仕后周为太子太保。父潭,尚和政公主,官太仆卿。晟年十 二,居父丧,为闻孝。代宗养宫中,使与太子诸王受学于吴大罐并子通玄,率十日辄上所学。 既长,诏大罐等即家教授。拜检校太常卿。德宗立,晟亲信用事。朱泚反,从帝至奉天,自请 入京师说贼党以携沮之,帝壮其志,得遣。泚将右将军郭常、左将军张光晟皆晟雅故,晟出密 诏,陈祸福遂顺,常奉诏受命,约自拔归。要籍朱既昌告其谋,泚捕系晟及常外狱,晟夜半坎垣 毁械而亡
9、,断发为浮屠,间归奉天,帝见,为流涕。乘舆还京师,擢原王府长史。吴通玄得罪, 晟上书理其辜,其弟止曰:“天子方怒,无诒悔!”不听。凡三上书,帝意解,通玄得减死。晟累 迁将作少监,以护作崇陵,封河东县子,授山南西道节度使。府兵讨刘辟还,未扣城,复诏戍梓 州,军曾怒,胁监军谋变。晟闻,疾驱入劳士卒,既而问日:“若等何为成功?”曰:“诛骄不受命 者。”晟曰:“若知刘辟得罪天子而诛之,奈何复欲使后人诛若等耶?”士皆免胄拜,从所徙。入 为将作监。使回鹘,奉册立可汗,逆谓曰:“属闻可汗无礼自大,去信自强。夫礼信不能为何 足奉中国乎?”可汗诸贵人愕然骇,皆跪伏成礼。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爵为公。卒,年六十 九
10、,诏从官临吊,赠太子少保。晟敏于辩下士乐施唯自兴元入朝贡献不如诏为御史中 丞卢坦所劾宪宗以其贤置弗暴云。 (节选自新唐书柳晟传) 4. 3 A B C D 5 3 A B : # # Z#X#X#K C 3 D 6 3 A B 泚 C D 7 10 (1) (2) 11 8 9 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 鹊鸦依空墙,蠨蛸已在户。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 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 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 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 蠨 8 5 9. 6 6 10. 6 (1) (2) : Z X X K (3) _ _ 2B 25 11. (1) (4) 25 姑姑生来爱听戏,听戏是她的节日。
11、乡下唱戏的时候不多,每年三月三和十月二十一镇 上逢庙会,必定要搭台子唱戏。姑姑听 戏的功夫很深,她常常扛上一只高脚长条板凳放在人 海外国,站在板凳上,远远地往戏台上看,倾着耳朵听。姑姑听戏的功夫体现在她的站功上。 板凳有半人高,凳面的宽度不及脚的长度,她的两只脚只好担在板凳的长条上,样子有点儿像 玩杂技。就这样,姑姑把腰身挺得直直的,脖子伸得长长的,一站就是半天。 姑父对姑姑爱听戏渐渐地有了看法,他一下子向姑姑提出了一串问题:听戏能当饭吃? 还是能当衣穿?能挡饥?还是能挡寒? 姑姑没想过这些问题,一时有些愣怔。她也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 姑姑除了爱听大戏,小戏她也喜欢听。唱小戏的一般是一个人,顶
12、多两个人,机动性很 强,要价也便宜,农闲时哪个村都唱得起。一年秋后,一男一女到姑姑村里唱小戏,那女子原 腔原嗓,如泣如诉,似乎把月光都唱化了。姑姑怀抱着吃奶的孩子,就那么坐在硬地上,一直 听到月亮西斜,小戏散场。 姑父没有去听小戏,对老婆这么晚了还不回屋,他憋了一肚子气。等姑姑终于轻手轻脚 回屋时,他质问道:你不听戏就不能活? 姑姑没有正面回答姑父的质问,说:好了,睡吧。 姑父立逼她回答,不听戏到底能不能活。 姑姑说:不能活! 那么好吧姑父照姑姑的大胯上开了一脚。这一脚开得很有力量,要不是粮食囤挡着,姑 姑和孩子一定会摔倒在地。姑姑有些吃惊,但她没跟姑父计较,而是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说 孩子睡
13、着了,要姑父别吓着孩子。 姑父由此得出一个判断,姑姑这人是有毛病的,而且还是一个怪毛病。作为姑姑的男人, 他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姑姑扳一扳这个毛病。 这年三月三,镇上唱大戏的日子又到了。姑父拿到姑姑因听戏导致的家务活儿上的一个 错儿,一把揪住姑姑,扒下脚上的鞋底子,没头没脑地朝姑姑抽起来。姑姑这天听了一场好 戏,心里软得不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春风拂动的麦苗和遍地烂黄的油菜花,姑姑想的都 是姑父对她的好处。她打算中午好好给姑父做点好吃的,并劝姑父也去听听戏。人活不过二来源:学.科.网 场戏,连戏都不听,人一世不是白活了。 姑父不由分说,上来就抽姑姑,把姑姑由听戏酿来的对 他的满腹温存一下子都破坏
14、掉了。姑父用以抽姑姑的鞋底子是姑姑给他纳的,鞋底子又厚又 硬,打在身上是相当疼的。 邻居们过来,劝姑父不要打了。 姑父打得愈发来劲,并宣布似地说了打人的主旨,他今天就是要扳扳姑姑的坏毛病,让姑 姑记住,在外面听了戏,回家就得吃鞋底子。 姑姑不承认她爱听戏是什么坏毛病,恼怒地把她爱听戏和姑父爱吸烟相提并论,问姑父 为什么天天吸烟,难道爱吸烟也是毛病吗? 姑父说,他吸烟,因为他是男人。 姑姑就搬出了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姑姑说,她父亲也是个男人,也喜欢听戏。 祖父痴迷听戏是出了名的。镇上逢双日有集,逢集必有唱小戏的,听众当中必有一位穿 长衫的老人,那就是我的祖父。以至那些老艺人都认识了祖父,把
15、祖父称为捧场的君子,并引 以为知音。祖父肚子里装了一些戏,就自以为是识戏的人,进而认为自己是斯文人,与那些只 知道拾粪的人是有区别的。祖父的做派是模仿戏里听来的那些人物,蓄起长长的胡子,穿上 毛蓝布做成的长衫,说话时手拈胡须,一副高瞻远瞩的智者模样。 姑父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利干涉祖父听戏,但我想,姑父粗暴地干涉姑姑听戏,等于间接地 表示了对祖父的不满。姑父总是认为他才是一个真正会过日子的人。姑父的父亲母亲都死 得早,作为他们家的长子,姑父靠自己的双手,靠诚实的劳动,把三个弟弟养大。当然,这里面 也有我姑姑的功劳。姑姑从没有把抚养姑父的那些弟弟当成额外的负担,她对姑父的每一个 弟弟都很好,作出的是
16、母亲般的牺牲。 换句话说,姑父娶我姑姑算他走运,他娶到了好人家的 好闺女。若换了别人,人家才不会心甘情愿地替他养活那一窝子弟弟呢! 父亲是有 办法的,镇上再唱大戏时,父亲派母亲把姑姑接到我们村来了。我们村离镇子 近一些,把姑姑请回娘家就近听戏,是合理合情也合乎礼仪的,姑父说不出什么。 姑姑暂时脱离了姑父的势力范围,没有了后顾之忧,听戏听得十分尽兴。 我长大后,离开家乡到外地讨生活,对姑姑听戏的情况知道得就不多了。 有一年,母亲到城里来过年,我问母亲,姑姑现在还听戏不听?母亲说:咋不听,听。你姑 父死了,没人管她了,她听得黏着呢!来源:学&科&网Z&X&X&K (1) 5 A B C D E (
17、2) 6 (3) 6 (4) 8 25 12. (1) (4) 25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各种社 会活动中去。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其间,曹聚仁就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19 年5 月4 日,“五 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爱国火焰很快烧遍全国。20 岁不到的曹聚仁当时就在杭州领导“一师” 同学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开始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1935 年上 海各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曹聚仁被推选为 11 名常务委员之一,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 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 全 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
18、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 的第一线。他带笔从戎,住进了与苏州河一河之隔的 88师孙元良司令部,随军进退,冒着枪 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10月,他进入谢晋 元524团驻守的“四行仓库”,目睹了 800 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给沮丧的中 国人民以兴奋与安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聘任战地特派员,随战线变动,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 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 4 月7 日,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首发者就是曹聚 仁。消息见报后,举国若狂。接着,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长篇报道,于 9 日又在全国各报 刊出。后来,他将
19、这些身临其境的一切写入了他编的中国抗战画史中,为国人留下了极其 重要的史料。 解放前夕,前线日报社社长马树礼为曹聚仁全家已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最后他还是 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并没有去台湾。1950年 7 月,他只身前往香港写作。行前,他曾写信给夏 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他这一去,结果羁留港澳就是 22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 1972 年在澳门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曹聚仁为最早 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 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回内地采访,毛主席曾两次接见他,周总理、陈毅 副总理也多次接见。那些日子,他
20、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牵线不遗 余力。正如曹聚仁在家书中坦言,他是站在前哨的海外“哨兵”。 曹聚仁 1972年 7月23日在澳门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安排料理他的后事,亲拟墓碑碑文, 并以“爱国人士”概括其一生,这是知者之言。前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曹聚仁“为 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曹聚仁喜欢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曹聚仁是一位自 由主义者,最不喜欢仰人鼻息,人云亦云。他是独立思想者,在其学术著作中,最能体现这一 点。1926年出版国故学大纲,他整理国故,不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是在批判中吸收古代 的思想精髓。直到他在生命最后写
21、成的国学十二讲,仍处处闪耀着他治史之真知灼见。 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 不俯视,而是平视。他写的传记有蒋经国论鲁迅评传鲁迅年谱蒋百里评传我与 我的世界文坛三忆等,字数在 500万左右。这些传记都反映了曹聚仁“说实话”的风格。 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近一个世纪以来,特立独行的自由学者又有几人? 在这方面,曹聚仁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编自柳哲曹聚仁的“三不朽”等) 相关链接 曾聚仁(1900 - 1972),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1915 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
22、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30 年代初主 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抗战胜利后回上 1950 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搜狗百科) 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外多持观望、怀疑,甚或敌视态度,谣诼纷集。在此背景下,著名作 家、学者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以客观、中立、 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陈国军曹聚仁的三重境界) 纵观曹聚仁一生,他为现代中国做出的最大文化贡献,首推对国学的普及以及对历史人 物的评介上面,其代表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与鲁迅评传。(韩三洲晚年曹聚仁) (1) 5 A B C
23、524 800 D E (2) 6 (3) 6 (4) 8 20 13. 3 人所以会有偏见,常常是因为以有限见识无限,_,以为自己的所知所见,就是 人生的真相。 有的问题虽然信访量不大,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 事件,我们“_”,就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 吴丕绩的六朝文笺注这本选集,对希望欣赏六朝文的读者而言,可以_,也可 以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段。 A B. C D 14. 3 A 50 B. C D 15. 3 这里,是当年秦始皇赢政首次出巡的崆峒山,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在这里做了什么,然而 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他和他们一样,经过漫长和艰苦的跋涉,在崆峒之巅,将自己的世界一览 无余。百多年后,_,那时,崆峒山位于帝国疆界的西端,被同时代的人称作西极。 A B C D :Zxxk.Com 16. 15 6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 ,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 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 ,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 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 ,故而“分朱布白”“虚实 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17 10 8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