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在一次观察装片活动中,甲同学看清了高倍镜下的物像,再请乙同学看,乙同学感觉物像不够清晰,乙同学若想看清物像,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光圈 D反光镜2蛋白质是人体结构的基本物质,也是完成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物质为蛋白质,且对维持人体免疫有重要作用的是 ( )A抗体 B胶原蛋白 C纤维蛋白 D血红蛋白3从水浒传中描写“武大郎”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 (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4人体内物质的流向大多是固定的。下列流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是( )A唾液腺产生的唾液由导
2、管流入口腔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由导管输送到十二指肠C回流到心脏的动脉血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D原尿中的葡萄糖由肾小管进入周围的毛细血管5艾滋病自 1981 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蔓延。近几年来,艾滋病病毒感染增长率一直都在 30以上,由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艾滋病的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艾 滋 病 的 传 染 源 仅 仅 是 HIV, 这 是 一 种 没 有 细 胞 结 构 的 生 物 , 只 能 用 电 子 显 微 镜 观 察B体内查出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其体液中有可能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类型D日常生活
3、中与艾滋病患者进行礼节性握手和拥抱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来源:gkstk.Com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按照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B按照种子的形成特点,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 来源:学优高考网C按照动物行为的发生特点,动物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D按照宿主的不同,可将自然界中的所有病毒分为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两类7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下列方法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是( )A用凸透镜作眼镜的镜片矫正近视眼B给儿童注射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C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使之变成动物细胞D静脉注射含大分子蛋白质的药液以加快手术病人的康复进程8蝙
4、蝠是我们在夏秋季节傍晚前后可经常看到的动物。关于蝙蝠,判断错误的是( )A它的前肢特化成了翼 B在生物圈中属消费者C它是一种有害的动物 D能飞行但属于哺乳动物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一句有名的唐诗。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出汗既有排泄作用又有体温调节作用B锄草时刨松表土将有利于根系进行呼吸作用C日照下禾苗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蒸腾作用D阳光既是禾苗生长的生物因素,又是禾苗生长的非生物因素10某兴趣小组就近段时间媒体热议和公众关注的“雾霾天气、PM2.5”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跟进了相应的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不切实际的是 ( ) A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雾
5、霾,什么是 PM2.5B按照教材指导:开展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活动来源:gkstk.ComC设计治理方案:向空间及地面开展洒水作业消除雾霾D作出相关假设:根据雾霾出现的季节特点推演雾霾发生的原因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范围包括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田 、 鱼 塘 、 山 林 、 养 殖 场 等 等 , 其 中 养 植 有 家 畜 、 家 禽 、 鱼 类 和 粮 食 、 油 料 作 物 等 多 种 生物。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这样的家庭农场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因为其中包括了各种生物和它们生活的 。(2)为了“召集”散养的鸡群按时到饲料棚前取食,饲养员每次喂食前都在棚前敲脸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鸡群听到脸盆声即飞扑而至。这说明鸡群对脸盆的响声形成了。(3)经验证明,油菜、芝麻等作物开花的季节,在田间放养蜜蜂可明显提高产量,原因是蜜蜂等动物可以帮助这些植物 。(4)用马铃薯连续进行无性生殖时,块茎会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用它的 (选填根、茎、叶、种子)进行繁殖,逐步选育出复壮的品系。(5)家庭农场会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及作物秸秆,将这些原料投入密封的沼气池,利用产甲烷细菌等 (先填“需氧”或“厌氧” )微生物可生产沼气,余下的池渣还是上等的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