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所述情况,哪些说明钢棒有磁性( )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相互排斥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排斥C.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北极时,两者互相吸引,将钢棒调个头,仍相互吸引D.将钢棒一端靠近磁针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调个头,则互相排斥解析: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而有磁性的物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就是说,磁体能吸引钢,在力学中我们学习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因此,小磁针吸引钢棒时,钢棒也吸引小磁针。因此, “吸引”现象有两种情况:
2、一是磁体吸引铁、钴、镍、钢之类物体;二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从“小磁针一端能吸引钢棒”不能判断出钢棒是否有磁性。而“排斥”现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从“小磁针一端与钢棒相排斥”可以判断出钢棒有磁性,且这端磁极与小磁针的这端磁极属同名磁极。答案:ABD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2.如图 14-1-2 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小条形磁铁,使弹簧秤沿着水平放置的大条形磁铁的左端 N 极开始,向右端 S 极处逐渐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来源:xyzkw.Com图 14-1-2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本题根据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和磁极的分布位置分析判断。当小磁铁位于大磁铁的左端时,两磁铁同为 N 极则相互排斥,由于小磁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排斥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小于磁铁的重力;当弹簧测力计向大磁铁中间位置移动时,由于条形磁铁中间处磁性最弱,所以小磁铁受到向上排斥的力逐渐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接近小磁铁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移到右端 S 极处则与小磁铁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小磁铁又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吸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小磁铁的重力。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小于小磁铁的重力到接近小磁铁的重力,最后变化为大于小磁铁的重力,所以其示数是逐渐增大的。
4、答案:A3.两根完全相同的铁块 A 和 B,如图 14-1-3 甲所示放置时 B 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乙放置时 A 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图 14-1-3来源:xyzkw.ComA.A、B 都是磁体 B.A、B 都不是磁体C.A 是磁体而 B 不是磁体 D.A 不是磁体而 B 是磁体解析:条形磁体两端是磁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几乎没有磁性。甲图中 B 能吸住A 的中间,说明 B 是磁体,而乙图中 A 的一端不能吸住 B 的中间,说明 A 不是磁体。答案:D4.将 B、A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 A“悬浮”在空中,如
5、图 14-1-4 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 G,则磁环 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 F 与重力 G 的大小关系是( )图 14-1-4A.FG B.F=G C.GF2G D.F=2G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磁体间的作用规律与重力、压力、合力等知识。磁体 A、B 之间存在斥力,而斥力的大小与 A 的重力相等,明确了这一点后,再借助合力的知识即可求出正确答案。由于 A 上两磁环相对面为同名磁极,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作用;磁环 A“悬浮”在空中,它受到 B 向上的磁力与其自身重力 G 相等;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磁环 A 对 B 向下的磁力大小也等于 G;那么磁环 B 对支架底座向下的压力
6、大小为 2G。答案:D来源:学优中考网5.实验表明,磁铁能吸引 1 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铁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解析:本题考查了磁铁的磁性。具有磁性的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也就是说,凡是被磁体吸引的物体,其中一定含有铁、钴、镍等物质。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所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不一定是铁做的,故 A 错。磁铁不能吸引铝,故 B 错。磁体磁性的强弱与它所吸引的物体种类无关,故 C 错。答案:D6.用图 14-1-5 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7、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纸片、钢片,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蹄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请将实验探究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图 14-1-5哪些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会下落哪些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不会下落解析: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钢等物质插入后,马上被磁化有磁性,中间磁性很弱,回形针会下落。像玻璃片、铝片、纸片等物质不会被磁化,放入后磁性不变,则回形针不会掉下来。答案:左侧填:铁片、钢片;右侧填:铝片、玻璃片、纸片7.如图 14-1-6 所示,甲、乙为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_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则_棒有磁性。图
8、14-1-6解析:磁体具有吸铁性,磁体对铁性物质作用力的大小由磁体的磁性来决定。但磁体上磁性分布又是不均匀的,对条形磁体来说,两端磁性强,中间几乎无磁性。所以若是将磁体的不同部位与铁性物质相互接近,它们的吸引力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中,不断变化作用部位的物体就是磁体;而当铁性物质的不同部位与磁体的磁极相互吸引时,吸引力是不发生变化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中,不断变化作用部位的物体不具有磁性。答案:乙 甲8.三根金属棒:一根铁棒,一根铜棒,一根磁棒。从外表难以区分它们,你有办法辨认吗?解析:因为其中一根是磁棒,所以可以根据磁铁的磁性来判断。答案:将三者两两接触,对其他两根棒都不产生吸
9、引力的是铜棒;再将另外两棒用一根棒一端去接触另一根棒的中间,如果有比较明显的吸引力,则这根棒是磁棒,如果没有明显的吸引力,则为铁棒。9.对农民来说,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当然也能粘在走过的动物身上借此可以广为传播。现在给你一些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种子,给你一块磁铁和一些铁屑,请你替农民将其中的杂草种子分离出来,说出你的办法和道理。解析:杂草种子具有吸附小颗粒的特点,而农作物种子没有,当铁屑与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种子混合后,铁屑就附着在杂草种子上,磁铁有吸引铁屑的性质,但不吸引农作物的种子。答案: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将吸附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插入图片快乐时光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谁觉得自己是班上最笨的?请站起来。一会儿,有个班上最聪明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就问:你觉得你是班上最笨的吗?这位学生回答:“不!我是不忍心你一个人站在那里。 ”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