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22031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课题 1 空气(第一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基础知识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 的方法研究了 的组成,通过实验探究他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其中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的结论。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 。(2)测定原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能会导致水位上升不到 1/5 高度的原因有:;。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4、混合物是由 而成的物质,例如 、 等,这些物质的组成成分之间没有发生 ,各自保持着原

2、来的 。纯净物是由 组成的,例如 、 等。5、用化学符号表示:氢 氧 氮 碳 磷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二巩固练习6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普利斯特里 C拉瓦锡 D爱因斯坦7.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8.关于空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由于人口的增长,空气中氧气会越来越多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9.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

3、稀有气体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饮料 B、液态氧气 C、矿泉水 D、洁净的空气1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 D、糖水12.能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 ( )A.汽油 B、蜡 C、红磷 D、木炭三能力提升13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14. 某班 同 学 用 如 下 图 所 示 装 置 测 定 空 气 里 氧 气 的 含 量 。 先 用 弹 簧

4、夹 夹 住 乳 胶 管 。 点 燃 红磷 , 伸 入 瓶 中 并 塞 上 瓶 塞 , 待 红 磷 熄 灭 并 冷 却 后 , 打 开 弹 簧 夹 , 观 察 广 口 瓶 内 水 面 变 化情 况 。 实 验 完 毕 , 甲 同 学 的 广 口 瓶 内 水 面 上 升 明 显小 于 瓶 内 空 气 体 积 的 51, 乙 同 学 的 广 口 瓶 内水 面 上 升 明 显 大 于 瓶 内 空 气 体 积 的 。 下 列对 这 两 种 现 象 解 释 合 理 的 是 (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

5、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 B只有C只有 D15有关氢气的描述如下: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点燃时,氢气容易在空气中燃烧;氢气其燃烧的产物是水;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氢气难溶于水;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以上描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节日庆典,五彩缤纷的气球是少不了的装饰品。前几年,通常用来填充气球的气体是氢气,这是因为 ;近几年,人们认识到大量使用氢气球存在爆炸的隐患,这是因为_。现在多用氦气来替代氢气填充气球,请你猜想这一“替代”说明氦气具有哪些性质? 。16.某同学用右图装置

6、进行“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实验步骤有:先用止水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上塞子;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夹子等。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 ,约达到广口瓶体积 为止。如果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3)拔去橡皮塞,迅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会看到 ,然后倒入澄清石灰水,塞紧橡皮塞,观察到 。(4)上述现象说明,空气主要由能支持燃烧的 气(体积比约占 )和性质较稳定的 气(体积比约占 )组成。四拓展训练1

7、7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知道: 氧 化 铜氧 气铜 丝 因此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充有 20ml 空气(如下图所示) ,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_,这是因为_。(2)在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_。(填序号)没

8、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加入铜丝量太多18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要求答出两种)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 )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的结论(4)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