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5 分钟训练1. _的反应物的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答案:参加化学反应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总和 总和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原子的数目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答案: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3.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答案: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
2、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元素。答案:C H O10 分钟训练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 20 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 9 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 克 B.12 克 C11 克 D无法确定思路解析:生成 9 克水,则最少需要 O2 8 克,因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 20 克,所以H2为(208)克=12 克。同理,生成 9 克水,则最少需要 H2 1 克,那么 O2的质量应为 19克。答案:B2.Y2+2=4XY 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AX 2Y2 BX 2Y CX 3Y4 DXY 2思路解析:根据两边原子种类不变,方
3、框中肯定有 X。根据原子数目不变,左边 Y 原子数为 2,而右边 Y 为 4,因此方框内定有 Y 原子。又综合方框前的化学计量数“2”分析,应选 B 项。答案:B3.在 X+2O2 点 燃 CO2+2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 的化学式为( )ACH 4 BC 2H5OH CCH 3OH DCH 3COOH思路解析:从微观上看,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都成立是因为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来解此题。依据质量守恒定律,X 分子与 O2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与 CO2和 H2O 中的相同。在生成物中共有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反应物中
4、2 个氧分子有 4 个氧原子,所以推断出:在 1 个 X 分子中有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而没有氧原子,X 的化学式为 CH4。答案:A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思路解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答案:C30 分钟训练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5、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思路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 A、B 不正确。C 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答案:D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 A2+B2=2C 中, “C”的化学式用 A、B 可表示_。思路解析:质量守恒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答案:AB3.已知 A+B=C+D
6、反应中,生成物 C 与 D 质量比为 13,若反应物 A 与 B 在反应中共耗2.4g,则生成 C_g。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 A 与 B 在反应中共消耗 2.4 g ,生成物 C 与 D 的总质量也为 2.4 g,又知生成物 C 与 D 质量比为 13,则生成 C 的质量为 0.6 g。答案:0.64.已知 A+2B=C+D 中,将 A、B 两种物质各 10 g 混合加热,生成 4 g C 和 8 g D,若 A完全反应,则 A 与 B 反应的质量比为_。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4 g C 和 8 g 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总和为12 g。又知 A 10
7、g 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 B 为 2 g ,则 A 与 B 反应的质量比为 51 。答案:5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M、N、X、Y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M N X Y反应前质量/g 8 11 18 10反应后质量/g 8 33 4 2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 B.X+Y=NC.N=M+X+Y D.X+Y+M=N思路解析: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类型。在反应前后 M 质量没变,可视为催化剂,X 减少14 g,Y 减少 8 g,均为反应物,N 增加 22 g,应为生成物,反应表达式为 X+YN,
8、属化合反应。答案:B6.在化学反应 A+B=2C+D 中,10 g A 物质恰好与 10 g B 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 D 物质 8 g,则生成 C 物质为_。思路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以得到:m C=(mA+mB)m D=10 g+10 g8 g=12 g。答案:12 g7.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 24-)O2 点 燃 xCO2+ yH2O若 1 个分子的 CxHyOz与 3 个 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 2 个分子的 CO2和 3 个分子的 H2O,则x、y、z 值分别为( )A2,3,4 B.2,6,1 C.1,3,2 D.1,2,3思路解析:x=
9、2, y=3,则 y=6,用排除法选 B。或列式 x+ 4y- z=3,解得 z=1。答案:B8.将 A、B、C 三种物质各 10 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 D(其中 B 是催化剂) ,当 A 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 D 为 16 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B 与 C 的质量比为( )A51 B52 C53 D41思路解析:A + C D 由于 D 为 16 克,A 为 10 克,所以参加反应的 C 为 6 克,C 余 4 克。B 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B 与 C 的质量比为:104=52。答案:B9.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10、,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思路解析:这里包括两个反应:2Mg+O2 点 燃 2MgOMgCO3 高 温 MgO+CO2对于镁粉来说,生成物质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应氧气的质量。对于碳酸镁来说,生成物质量减少了,减少部分是 CO2的质量,且增加量等于减少量,这样不难计算。同学们不妨动手试试。答案:4410.用 100 克 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前测得 MnO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 25%,反应一段时间后,又测得 MnO2占 30%。求:此时分解的 KClO3的质量是多少?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思路解析:反应前:MnO2的质量为:100 克25%=25 克KClO3的质量为:100 克25 克=75 克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5 克30%=83.3 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 克83.3 克=16.7 克设已分解的 KClO3的质量为 x。2KClO3 MnO2 2KCl+3O2245 96x 16.7 克克7.169245x=42.6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