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 1备战 2013 高考历史 6 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 0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012 高考】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一)选择题(2012 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
2、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2012 高考文综山东卷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用心 爱心 专心 2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
3、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 、义(仁义) 、信(诚信) ”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 核心即是“仁” ,ACD 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用心 爱心 专心 3(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6)宋代理学家
4、周敦颐认为,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 “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二)非选择题用心 爱心 专心 4(2012 高考文综
5、北京卷 37) (36 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 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4 分)(2012 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 12) (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
6、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 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 ”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5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
7、霓裳舞曲 ,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6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 分)(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38) (26 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用心 爱心 专心 6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
8、,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 、顾炎武亭林文集 、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
9、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0 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9 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7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7【2011 高考】1.(2011 年新课标卷文综 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 ,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
10、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用心 爱心 专心 8【解析】: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从唐至清,数量增多,在全国各地分布范围广泛,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2011 年北京卷文综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综合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及其历史作用,正因为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思想及历史作用,故被清朝廷列为禁书。A 项是宋明理学的主张;B 项是李贽的思想;C 项是南北朝以来的思
11、想融合趋势。(2011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用心 爱心 专心 9A反对儒家的 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2011 年安徽卷文综 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 3 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 B C D(20
12、11 年广东卷文综 14)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用心 爱心 专心 10(2011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答案】:A【解析】:区分朱熹和王守仁二人在“良知”主张上的不同。前者指圣贤书的道理;后者强调内心反省。(201
13、1 年海南省单科历史 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主要说明了明初重视儒学教育,而儒学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选项;其余三项都强调制度,这不是儒学的主要功能,而是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问题。(2011 年海南省单科历史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
14、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用心 爱心 专心 11材料二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定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材料三 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承”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发展的原因做解释。【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 ,哪些又体现了“新见”?用心 爱心 专心 1
15、2(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 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解析】:(1) “不脱离儒家思想道 路” 是从黄宗羲的阶级属性及儒家思想传统角度而言, “新见”是指其民主启蒙思想中对君主专制的批判。(2)评价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特定方法有两个: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即把他们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用历史的方法即可以从时代需要及阶级利益角度评价。(3)按材料三的观点,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应该既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也要受外来思想启迪,二者共国
16、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2011 年江苏省单科历史 21)(12 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用心 爱心 专心 13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 ,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
17、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 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 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5 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3 分)(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 分)用心 爱心 专心 14(4)识记课本上对顾炎武提倡的学风的表述及后人对顾炎武时代责任感的概括。(2011 年浙江省文综 38(2) )材料
18、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 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 、 “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9 分)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8 分)【答案】
19、:用心 爱心 专心 15(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二古代中国科技、文学和艺术(一)选择题(2011 年安徽卷文综 13)图 4 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 ,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 “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D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答案】:A(2011 年重庆卷文 综 1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
20、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用心 爱心 专心 16“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 。该学者是 A裴秀 B郦道元 C沈括 D徐霞客【答案】:A(2011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 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答案】:D【解析】: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作为政治中心,以及经济中心南移,使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文化繁荣,诗人较多,正好符合两宋的情况。(2011 年山东卷基本能力 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7北魏时期佛教已
21、传入我国 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A B C D【答案】:B(2011 年山东卷基本能力 33) (1 分)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图 D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答案】:A【解析】:A 项中“南宋”是后人所称,不能是岳飞的自称;其余三项符合史实。用心 爱心 专心 18(二)非选择题(2011 年重庆卷文综 37(1)
22、)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 50 余起文字狱。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6 分)【2010 高考】1 (2010 年广东卷)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
23、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C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 2 (2010 年新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用心 爱心 专心 193 (2010 年上海历史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4 (2010 年上海历史卷)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
24、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B 此题考察第 2 分册第 5 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 B。5 (2010 年浙江卷)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6 (2010 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用
25、心 爱心 专心 20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A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B、D 项。选项 A 出自庄子南华经 ,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出自道德经 , “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26、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7 (2010 年天津卷) 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8 (2010 年山东卷)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B 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
27、家“兼爱”的思想主张。9 (2010 年江苏卷)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2009 年高考试题】用心 爱心 专心 211.(安徽文综)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 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山东文综)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
28、谐思想的语句是 (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沦衡 )A. B. C. D.答案 D3.(上海历史)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 。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4.(江苏历史)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
29、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答 案 D5.(上海历史)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用心 爱心 专心 22的形象历经嬗变,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问题:(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以仕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仕、礼。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3)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
30、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其他答案。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5.(广东历史)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 材料 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和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用心 爱心 专心 23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流。宋代组游酢和杨
31、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 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 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 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 。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
32、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用心 爱心 专心 24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2 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2008 年高考试题】1.(2008 广东单科,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
33、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答案 D2.(2009 山东基本能力,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B. C.D.3.(2008 山东基本能力,42)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孟子 荀子 告子 苏格拉底A. B. C.D
34、.答案 D4.(2008 宁夏,2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 )用心 爱心 专心 25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5.(2008 上海单科,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答案 D6.(2008 海南单科,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答案 D7.(2008 四川非延考区,12)韩非在
35、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8.(2008 重庆,15)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 A9.(上海春季,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36、。 ”用心 爱心 专心 26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答案 D10.(2007 广东,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11.(2007 宁夏文综,3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答案 C12.(2007 全国文综,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
37、思想答案 A13.(2007 北京文综,1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4.(2007 北京文综,1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 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答案 A用心 爱心 专心 2715.(2007 海南单科,6)
38、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德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答案 D16.(2006 广东单科,7)鸦片战争前后,有识之士为了扭转学问与现实脱节、空谈义理的风气,积极提倡 ( )A.经世致用 B.求富求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工商皆本答案 A17.(2007 全国文综,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39、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答案 D18.(2008 海南宁夏,全国,12)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19.(2008 上海单科,1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8 分)(1)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 2820.(2007 广东单科,26)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
40、,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 ,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 人;宋史55 人;元史187 人;明史 “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 “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
41、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用心 爱心 专心 29(3)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 (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 )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21.(2007 江苏单科,28,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 、 “儒学复兴” 、 “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