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

上传人:笑对人生 文档编号:4608960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10单元文本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鸡兔同笼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欲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由于本单元方程解法还没学,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

2、、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2教材编排特点(1)由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引出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2)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多样化。教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的多样化。首先,教材将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数据变小引出例 1,让学生感悟化繁为简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在编排例 1 时,依次呈现了让学生经历从猜测到列表法,再到“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另外,在“阅读材料”中,教材还介绍了古人的巧妙解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3)拓宽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一方面编排了类似的习题,例如“龟鹤问题” ;另一方面还设计编排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购物、租船等。从而让学生在感受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巩固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策略。(三)教学建议(l)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 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教学时,教师应注

4、意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点。(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中,猜测是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列表法则有助于通过有序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假设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足够的时间探究、讨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当然,解决这类问题,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3)建议用 2 课时进行教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 103104 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

5、”问题。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呈现教材书第 103 页情境图。2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3呈现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问题:大家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说说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设计意图:情境图的呈现,一方面借助古代数学问题让学

6、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尝试调整的过程,在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恰当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的同时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谈话交流:同学们刚才在解决这道古代数学问题的时候,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猜不对呢?什么情况下你们觉得能猜对呢?数太大了不容易猜对,数小一些是不是就能猜对了?呈现例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二)

7、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要求:先算一算,再想一想:我算的对吗?(三)交流体会,寻找策略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1)按照预设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一层次:问题引领: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怎么知道这个结果是对的?自己研究得出正确结论的有哪些同学?二层次:问题引领:说一说是怎样找到正确结果的?(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过程 o)预设学生的思路:第一种情况:直接想到鸡有 3 只,兔有 5 只。第二种情况:从鸡有 4 只,兔有 4 只开始推算。第三种情况:从鸡有 1 只,兔有 7 只开始推算。交流重点:体会逐步调整的过程,感悟“增加 1 只鸡,同时减少 1 只兔,脚的总数减少

8、2 只”第四种情况:从鸡有 7 只,兔有 1 只开始推算。交流重点:能不能从“7 只鸡,1 只兔,共 18 只脚”一次就调整到正确结果?小结收获。(2)运用列表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自主解决,交流方法并订正结果。2探究假设法。(1)预设问题:通过刚才的实践,大家找到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办法,讨论中还发现了特别简单的方法,如果继续运用这种推理方法,怎样做可以更简单呢?(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把鸡或兔的只数假设成“O”只,计算起来会更简单。小结收获。(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假设一组数据,算出脚数与题中条件

9、相对照,然后再做调整,直至寻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教师组织有层次的汇报和交流意在让学生逐步清晰的认识到:总脚数的差里面有几个 2(兔和鸡的脚数差) ,就要把几只鸡(或兔)调整成兔(或鸡) 。有了这样的感悟,对假设法的探究就会水到渠成,对假设法的本质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练习强化,拓展认识1针对性练习,完成“做一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变式性练习。问题:你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生活中有类似的问题吗?出示:“做一做”第 2 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前面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经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上了吗?四、谈话式小结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

10、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看书梳理研究思路。 )有了今天的研究经验,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哪些帮助和启发?【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 1 题,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 2 题,进行变式性练习,训练学生将掌握的解题方法在解决新问题时实现自主迁移,拓宽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交流谈话意在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学后小结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总复习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

11、理解,更牢固的掌握。2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本单元由 3 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即练习二十五) 。1成长小档案这部分内容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教材呈现的四幅图基本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

12、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内容。从教材整体内容来分析,这些内容显然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如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的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认识整数与四则运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整数四则运算的经验基础上的总结与整理,并为后续四则运算扩展到小数、分数及更大的数系范围的学习打下基础;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加、减法运算,则是系统学习小数相关知识的起始;而平均数、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同样是后续统计知识、图形运动知识学习的重要起点。因此,教材在回顾与整理时将这些内容作了重点提示,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当然,教材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在图示中呈现,如四则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平移、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

13、笼”问题等,回顾整理时同样需要重视。(1)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的复习,突出运算间的联系。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有如下内容需要梳理:教材以一题减法算式引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说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意在引导学生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相互间关系。在整理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四则运算中,加法是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除法又是乘法的逆运算等关系。(2) “运算定律”的复习,突出基于运算意义的理解。本册教材在编排运算定律内容时,注重结合情境来分析与理解,有意识地突出了运算定律的意义和作用。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教材呈现了 10825 这个算式,目的在于突出学习运算定律的意义:

14、不仅在于对定律的记忆,更应关注学生能够根据算式数据的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中,还需要关注整数减法和除法,应用相关性质使计算简便的内容的复习。(3)小数内容的复习,突出数系的扩展与整数学习方法的迁移。“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复习的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次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小数的大小比

15、较方法其实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相通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外,小数又有和整数不同的特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O” ,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复习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4) “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复习,突出概念的理解与操作技台邑的形成、强化。本册教材“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观察物体、三角形和图形的运动。“观察物体”的复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关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三角形”的复习应从其描述性定义、性质、三边关系、分类、内角和的探索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等

16、方面展开,突出活动性,引导学生在操作基础上理解概念,掌握图形特征,体验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技能。“图形的运动”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是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内容的复习应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强化。因此,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及根据平移的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复习中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应用平移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问题。(5) “统计”内容的复习,突出统计量的意义以及统计图中相关信息的理解。“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两个部分。复习中,重点关注统计量一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及其价值,并且能够结合对平均数的

17、认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复习中,则重视复式统计图便于直观比较不同事物发展状态的特点,突出统计图中信息的解读,并能够将不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数学活动教材在总复习的第二部分安排了 4 个数学活动,基本涵盖了本册教材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活动一是四则运算的关系及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活动二是小数与整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整理;活动三是三角形分类的相关知识;活动四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4 个活动是本册教材重点内容的呈现,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具体表现为如下特点:(1)顾及了知识的面。4 个活动包括了“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并将综合实践的内容融合在其中。(

18、2)关注了知识间的联系。在活动的设计中,4 个活动很注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如活动一四则运算关系及运算定律中,将四则运算的关系作为复习整理的起点,并将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融合在其中,同时又将运算定律的复习整合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中;活动二小数和整数的比较活动,通过表格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认识小数的特点,把握小数与整数的关系;活动三同样以表格整理的方式,在引导学生回顾特定的三角形特征的同时,体会这些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综合练习在对全册教材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练习二十五编排了 21 道习题,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进而达到本册教材

19、的教学目标。(三)教学建议(1)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复习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查漏补缺,二是使知识进一步内化,三是形成更高层次的能力。因此,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是复习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际教学中,一是可采取抓住核心知识,辐射扩展的方式来复习。如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其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的复习,以小数的意义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将小数的性质、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二是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梳理方式

20、的比较中学会复习。如在运算定律等知识内容复习梳理时,有学生可能以直接写文字的方式梳理,也有学生用表格来梳理等。教师不必强求方式的统一,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方式的异同,把握关键性的知识要点,从而深入理解运算定律。(2)在“用”中强化认识,形成素养。对小学生而言,知识的复习更多不是纯数学形式的梳理,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明晰。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在“用”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内化知识。如运算定律,真正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知识,并不是记住了这些定律内容,而是在具体计算问题的解决中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计算方法;又如对平均数的认识,知道平均数如何

21、计算只是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则是能够结合平均数来分析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3)开放学习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复习是一个知识回顾与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进一步体验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因此,我们设计复习活动同样应该具有开放的空间,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回顾的环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复习的能力。如在小数和整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整理中,可以在活动的开始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完成表格内容,然后再组织交流,不够完善的引导讨论完善。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学生,甚至连表格也不用提供,提出问题后,先由学生自己想办法整理,然后再讨论完善,在分享中交流整理方法,建构知识脉络,从

22、而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4)建议用 4 课时教学。练习二十五 T4 王叔叔一天买菜的收入如下表。 名称 白菜 土豆 萝卜 收入元 60.45 37.6 29.75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60.45-29.75=30.7(元) 整数 千、百、十、个 千万、百万、十万、万 千亿、百亿、十亿、亿 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 级,最后读个级 从高位写起 先比位数,位数多的 数就大。位数同样多 的,就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 数比较大,如果最高 位同样大,就比下一位,就这样一直比下去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 律 乘法分配 律 末尾对齐 小数 整数部分和整数 的计数单位

23、相同。 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之 之 之 之 一 一 一 一 先读整数 部分,小数点读点,再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先写整数部分,然后 写小数点,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先比整数 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整数部分同样大的,就比小数部分。 整数加法 运算定律 同样适用 于小数 小数点对齐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提出不同的问题:如:白菜和土豆一共买了多少钱? T5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4 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 3、把 3 缩小到他的 1/100

24、是( ) 4、5.6 的 1/( )是 0.056 先让学生试填,再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T7 下面是四年级组男子 450m 接力赛成绩(单位:秒) ,把表填完 班级 第一棒 第二棒 第三棒 第四棒 总成绩 四 1 班 8.42 8.67 8.58 8.50 四 2班 8.40 8.56 8.61 8.39 四 3 班 8.32 8.68 8.70 8.36 四 4 班 8.48 8.54 8.52 8.46 1、请你计算出每个班的总成绩。 2、你是怎样计算的? 3、你认为哪个班的成绩最好,为什么? T16 下面是红星小学 2012 年 5 月份的现金日记账,用计算机算出“结存金额”和“本月

25、合计” (图表略) 1、简单复习计算器各键的使用方法。 2、用计算机算出“结存金额”和“本月合计” 3、学生校对 T19、李逸只有 15 元,她能买哪两本书? 张波付给售货员 16 元,他可能买了哪两本书? 1、学生能够尝试练习 2、指名讲讲思考过程 3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T2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65 6. 7 1 + 2. 3. 56. 4 3 67. 1 4 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讨论解决。 第 3 课时 三角形 教学内容:P110 页的第 3 题及 P112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 810 题、P115 第 18 题。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

26、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完善三角形的认知结构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有关平面图形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教学难点:知识的联系及应用。教学过程: 一、 基本概念复习 1、什么叫做三角形? 由 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27、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为什么自行车的车架做成三角形? 4、什么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 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按边分,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 6、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四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几度? 二基本练习 P110T3 在下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上“” ,再说一说几种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图形名称 三条边 都相等 只有两条 边相等 有一个角 是直角 只有两 个锐角 有三个 锐角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1、试填表格 2、集体交流,你对他的选择有不同意见吗? 3、请你说

28、说几种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二十五 T8 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T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 4cm 和 7cm,另一条边可能是几厘米? 1、学生尝试性做题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T10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个锐角 , ( )个锐角三角形。 ( )个钝角, ( )个钝角三角形。 ( )个直角, ( )个直角三角形。 请你指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互评。 T18、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分成 4 个相等的小的等边三角形。在右边的图里 画一画。 60 2 1 20 53 1 请你先试着画一画,然后告诉同学你为什么这样画?第 4 课时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P110 页的

29、第 4 题及 P113115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 14 题、第 15 题、第17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根据图上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教程与方法:进一步熟悉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认识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会求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 教学重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求平均数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复习 1、说说你对平均数的认识?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平均数是平均分吗? 平均数是一组虚拟的平均分,是用求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的。 3、复式条形统计图与

30、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而来。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反应几种数据的变化,但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反应一种数据的变化。 二、基本题目练习 P110T4 四年级学生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汽车 布娃娃 弹子琪 绣花 男生 22 5 15 18 女生 8 24 13 14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种类 人数 性别 四年级学生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情况统计图 男生女生 人数 25 20 15 10 5 0 小汽车 布娃娃 跳棋 拼图 种类 1、男生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2、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练习二十五 T141、出

31、示题目 平均水深 1.1m, 严禁下河游泳 我身高 1.4m ,下去游泳没有危险 李兵说得对吗?为什么? T15、下面是高阿姨收到的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的数量统计表,根据此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1995 2000 2005 2010 普通邮件 20 18 电子邮件 普通邮件 年份 电子邮件 2010 2005 2000 1995 0 哪年收到的普通邮件最多?哪年收到的电子邮件最多?两种邮件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趋势?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这个复式统计图画对了吗?你能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解决问题。 T 17、赵承羽同学参加跳远比赛的成绩如下: 第一跳第二条 第三跳 第四跳 第五跳 170cm 168cm 171cm 167cm 169cm 想一想,她的比赛成绩应该是多少?用 5 次的平均成绩合适吗? 师:用 5 次的平均成绩合适,因为平均数反应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10 20 30 40 50 数量/封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