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关于 、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很强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 ,它具有中等穿透能力C.射线一般伴随 、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解析: 射线是不稳定原子核放出的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的粒子流,它的电离本领最大,穿透能力最弱,A 项错. 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时所放出的电子组成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其穿透能力与电离能力在这三种射线中都居中,B 项错.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放出的光子,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常伴随 或 衰变产生,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2、电离能力最弱,C 项对,D 项错.答案:C2.(2004 辽宁) 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18O 与 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16O 与 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 与 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15N 与 14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解析: 18O 与 19F 都含有 10 个中子,A 项正确. 16O 和 17O 核外电子数都是 8 个,B 项正确.12C 的质量数为 12, 13C 的质量数为 13,C 项不正确. 15N 和 14N 都含有 7 个质子,D 项正确.答案:C3.铀 235 的原子核符号通常写成 ,则( )U2359A.铀 235 的原子核
3、中有 92 个质子B.铀 235 的原子核中有 92 个电子C.铀 235 的原子核中有 92 个中子D.铀 235 的原子核中有 143 个中子解析:原子核符号 中 X 为元素符号,A 为原子核的质量数, Z 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等Z于质子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而,A、D 两项正确.答案:AD4.(2004 辽宁) 若用 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 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核来说( )Th2349A.x=90, y=90,z=234 B.x=90,y=90,z=144C.x=144,y=144
4、,z=90 D.x=234,y=234,z=324解析:在 Th 中,左下标为质子数,左上标为质量数,则 y=90;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 x=90;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z=234-90=144,所以选项 B 正确.答案:B5.简单计算: 的核内有多少个质子,多少个中子? 是 的同位素吗?它们有U2389 U235982何异同?答案:92 146 是同位素 有相同的质子数 不同的中子数6.用符号表示以下原子核:(1)铀 238;(2)有 6 个中子的碳原子核;(3)核质量数为 14 的碳原子核;(4)核电荷数为 8、核质量数为 17 的原子核;(5)粒子.解析: 中 A 表示质量数
5、, Z 表示质子数.XZ答案:(1) (2) (3) (4) (5)U2389C126146O178He42综合应用7.(经典回放)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 3 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B. C. D.He43He32e42e3解析:氦是 2 号元素,质量数为 3 的氦同位素为 .H3答案:B8.如图 19-1-3 所示,铅盒 A 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 19-1-3A.打在图中 a、b、c 三点的依次是
6、射线、 射线和 射线B.射线和 射线的轨迹都是抛物线C.射线和 射线的轨迹都是圆弧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 b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 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上, 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由于 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 1/10,而 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如果一个打在 b,则另一个必然打在 b 点下方).选 A、C 两项.答案:AC9.(2006 广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D.伦琴发现
7、了 X 射线解析: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贝克勒尔在 1896 年发现了铀和含铀的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有复杂的结构的,伦琴用高速电子流撞击对阴极发现了 X 射线.答案:BCD10.(经典回放) 图 19-1-4 中 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 a、b、c 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 19-1-4A.a 为 射线,b 为 射线B.a 为 射线,b 为 射线C.b 为 射线, c 为 射线D.b 为 射线,c 为 射线解析: 为 , 为 , 为电磁波(不带电) ,故答案
8、为 C.He4201答案:C11.(2005 辽宁)如图 19-1-5 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 、 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19-1-5A.甲是 射线,乙是 射线,丙是 射线B.甲是 射线,乙是 射线,丙是 射线C.甲是 射线,乙是 射线,丙是 射线D.甲是 射线,乙是 射线,丙是 射线解析:由图中乙射线沿直线运动,不受磁场影响,必为不带电的 射线.由左手定则易知甲必带负电而丙带正电,故甲是 射线,丙是 射线,所以选项 B 正确.答案:B12.将 、 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图 19-1-6 表示射
9、线偏转情况中正确的是( )图 19-1-6解析:已知 粒子带正电, 粒子带负电, 射线不带电,根据正、负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受洛伦兹力方向和正、负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方向,可知 A、B、C、D 四幅图中, 和 粒子的偏转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偏转的程度需进一步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 r= ,将其数据代入,则 粒子与 粒子的qmv半径之比为: = mrvp1840c9.2140由此可见,A 项正确,B 项错误.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设初速度为 v0,垂直电场线方向位移为 x,沿电场线方向位移为 y,则有:x=v0t,y= t2,消去 t 可得 y=1mqE20mqEx对某一确定
10、的 x 值,、 粒子沿电场线偏转距离之比为 = =qtyp12482)1.0(9c45由此可见,C 项错误,D 项正确,故正确答案是 A、D.答案:AD13.有 J、K、L 三种原子核,已知 J、K 的核子数相同,K、L 的质子数相同,试完成下列表格.原子核 原子序数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J 9 18K Z AL 10 19解析: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相同,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答案:如下表所示.原子核 原子序数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J 9 18 9 9K 10 18 10 8L 10 19 10 914.有什么事实和理由可以说明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来自原子核的内部?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有什么意义?解析:实验发现,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无论它是以单质存在,还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都具有放射性,而且放射性的强度也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这说明射线与核外电子无关.也就是说,射线来自原子核内部.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结构,而且原子核可以发生变化,成为另一种原子核.实际上,人们认清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