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一)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1.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2. 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1.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内部经济背景:处于衰退周期阶段 外部环境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冲击 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需求明显不足 宏观经济政策背景 货币政策效果不彰 财政状况稳健,财政政策空间较大1998年7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内部经济背景,19942001年间,我国正处在建国以来第9轮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1997和1998年经济增长明显放缓,1997年,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下跌,1998年更是出现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1997年10月1998年6月,商
2、品零售价格变化率出现负值,并从-0.4%下降到-3%。,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到8.8%,1998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0.3%,同比下降了3.6个百分点,1997和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样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名义增长率均为6.8%。,外部经济背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第一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7月2日,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汇率下降了17%。此后,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0月下旬,国际炒家大举攻击香港联系汇率制。而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
3、股市的压力。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11月中旬,韩国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进而冲击到日本,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第二阶段(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但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直到4月8日印尼
4、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8年日元出现大幅贬值,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5、6月间的150日元兑1美元。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第三阶段(1998年7月至年底):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国际炒家损失惨重。同时,国际炒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
5、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使得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致使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8年之前中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因而并未爆发全面危机,并且中国还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稳定亚洲经济局势,但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冲击。,1991-1997年间我国出口增长率平均为28.9%,1998年则急剧下降到0.37%,其中上半年对韩国出口下降了30%,对东盟国家下降了12.9%,对日本下降了4.5%;1991-1997年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67.4%,1998年则急剧下降
6、到0.33%,199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11.32%)(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有77%是来源于亚洲国家,而1998年上半年亚洲国家对我国实际投资额下降了30%)。,宏观经济政策背景,货币政策效果不彰 1996年5月至1998年3月4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降到5.22%。 1998年1月取消对国有独资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 1998年3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同时通过36次的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701亿元。 1998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大信贷的政策。 货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效果不佳,原因在于: 理论上,货币政策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较小(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7、 现实中,中国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银行“惜贷”和企业借贷需求不足,财政稳健、政策空间较大,1997年,我国赤字率、赤字依存度仅为0.74%和6.31%;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值仅为8.16%。 这意味着我国财政状况较为稳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较大。,2. 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主动的财政政策 尽管1998年以前,我国决大多数年份都存在着财政赤字,但主要是由于财政收入持续下降所致(19781996年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从31.2%下降到10.9%,归因于“减税让利”的国有企业改革、“财政承包制”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非政府主动所为,而1998年积极财政政
8、策则是政府主动增加预算赤字以扩大内需。 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998年之前,我国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是顺周期的,而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增收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本质上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体现在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19972002年间赤字率从0.74%增加到2.62%),但并未采取全面减税政策,而是扩大财政支出为主。 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一方面注重短期的总量调节(需求管理政策),另一方面也注重长期的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等调整(供给管理政策)。,(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特点,1. 财政支出政策的措施特点,主要措施: 1998
9、年财政向四大国有银行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主要增加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将年初预算中原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180亿元调整用于增加科技教育、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 1999年增发1100亿元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投入和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三条保障线”水平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2000年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水利和生态项目、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保障体系
10、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建设。 2001年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前期基础设施在建项目、西部大开发、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 2002年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其中1250亿元列入中央预算,250亿元转贷给地方使用。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主要特点: 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作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19982002的5年间累积增发6600亿元,61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和500亿元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特种国债。 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其中,1435.8亿用于农林水和生态建设、1140亿用于交通设施建设、955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20.72亿用于农村电
11、网改造、398.9亿用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以提高中低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为辅。2002年底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月人均基本工资较1998年翻了一番,社会保障支出为1997年的9.5倍,年均增长56.9%。,2. 税收政策的措施特点,主要措施: 1998年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税率、清理整顿收费(取消了727项不合法、不合理收费,合计370多亿元) 1999年在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达到15.51%)、鼓励外商投资(对从事能源、交通和港口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15%的优惠税率)的基础上,鼓励国内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减半)和消费(恢复利息税)。 2000
12、年进一步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推进税费改革(取消238项涉及交通的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145亿元)以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2001年主要鼓励证券投资(将印花税降低为0.2%),通过增值税调整扶持部分产业发展。2002年进一步完善以前出台的措施。 主要特点: 税收优惠为主,即采取的是“结构性减税”措施。 税收优惠的重点在有序扩大,从最初的刺激出口、吸引外资为重点,扩展到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再扩大到支持西部地区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取消大量收费。,3.两个问题的澄清,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以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在增加税收收入的前提下采取结构性减税措施。 两个问题: 为什么不采取全面减税政策? 为什么以公共投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