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滑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用力情况;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3、根据滑轮组构成方式,判断用力情况,识别生活中的滑轮。【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力学特点【教学难点】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分析。【教学用具】定滑轮、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带铁夹) 、长约 1m 的细绳两根、大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一个、滑轮组一套。【教学程序】新课引入问题:小明家装修四楼上的房屋,由于楼梯不够宽,木料等装修材料很重,你能想一些办法帮他把木料运上去吗?新课进行滑轮:周边带槽能绕轴线转动的小轮一、 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称
2、定滑轮 (如升旗时旗杆顶上的小轮)实验探究使 用定滑轮的特点: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所用拉力 F 的大小并分别改变所挂钩码的重力后分析比较拉力与所挂钩码重力的大小关系(及改变所用拉力的方向)用 200g 钩码:(数据记录下表)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1 22 43 6请分析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数据,分析定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结论: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并利用升旗来说明理解)分析解释: 学生阅读书 P10 由学生分析说明F1L1=F2L2L1=L2 右图所示F1=F2=G 得:F 1=F2=F3=F4=G实质是等臂杠杆二、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滑
3、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得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看轴是否移动1、 省力动滑轮:由学生分别设计表格,并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论: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不改变施力方向、费距离(分析解释) 如右图示: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F1=(G+G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杠杆2、费力动滑轮;F=2G+G/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一半的杠杆优点:省距离缺点;费力、不改变施力方向从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用力大小来分析也可从力与运动中的受力分析法来研究:具体介绍受力分析法:(1)一根绳;(2)匀速含义:受平衡力的作 用来分析。归纳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力学特点,实质及优缺点巩固练习物理补充习题P 4:1、2布置作业完成物理补充习题及同步练习相关内容。*教后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