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来源:gkstk.Com2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3.上课时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 ,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2、(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要提高鼓声的响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击鼓击得快些 B用更大的力击鼓C改用鼓面小的鼓来轻敲 D离击鼓处远一些6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探究的是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响度是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 )C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D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7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 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B. 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C.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D. 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
3、也跟着振动起来8.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是( )来源:gkstk.Com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9如图所示,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10. 日常生活中,在向热水瓶内灌开水时,声音主要来自瓶内空气柱的振动随着水面的上升,人耳听到声音的 ( )A音调变低 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两种声波都能听到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次声
4、波有去污作用,人们据此制成了次声波清洗器1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 ,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13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 300 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 440 次,有经验的养蜂人主要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 声音的音调不同 B. 声音的响度不同 C. 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 飞行高低不同1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 车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噪声耳
5、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5.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杯口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二、填空题( 每空 1.5 分,共 36 分)16.“中国新歌声”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吉他时,用手拨动琴弦,使琴弦_发声;不断用手指去改变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琴声是通过
6、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17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 (次超)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 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18小明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且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一人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_次响声,最后一次是由_传来的1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质刻度尺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若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则用的力越大,刻度尺振动的
7、就越大,它发出声音的 也就越大20.小明喜欢利用 ipad 听歌,根据声音的_(音调响度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信息能量) ,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音调响度音色) 21.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4 秒内做了 1200 次振动,昆虫产生声音的频率是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昆虫发出的声音22中考体育 50 米赛跑中,假如终点的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跑的时间大约要 (多 /少) 秒,原因是 23.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 (次超)声波,经 2 秒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8、 1500 米/秒,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米;利用此种方法 (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三、解答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24 (10 分)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_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_(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
9、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好差) 25.(12 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 6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材料 棉布锡箔纸来源:学优高考网泡沫塑料距离/m
10、 1.5 2.0 1.0编号 A B C D来源:gkstk.Com E F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长度(cm) 60 60 80 80 80横截面积(mm 2)0.76 0.89 0.76 1.02 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 .(4)实验中判断音调高低的方法是_.(5)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 _.26.(12 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
11、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_(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正在响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可听到铃声从罩内向外抽空气,随着抽气的进行,铃声_(变小不变) ,停止抽气,再让空气进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变大。由此推理出结论:真空 _(能不能)传声同时也说明猜想 是正确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 B、分析并得出结论; C、进行实验; D、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王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