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03211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提素能 3.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一课一练提素能一、选择题1.(2014咸宁中考)2000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 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 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选 C。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故选 C。2.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

2、路的起点,它是(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3.(2014江西中考)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安息,再转运到西

3、亚和欧洲,最远到达大秦。所以选B。4.2015 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连接欧亚的著名商路B.当时东西方唯一的要道C.连接亚非两洲的商路D.运送的仅仅是丝和丝织品【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古代史上,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一条著名商路,这条商路上,东方的珠宝、丝绸、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等传到欧洲。故 B、C、D 叙述错误。5.“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

4、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地中海沿岸B.孟加拉湾沿岸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D.马来半岛【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6.(2014潜江学业考)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B.班超曾出使大秦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新疆”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发现或出土汉代的

5、丝织品或陶器,可证实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7.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来往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A. B. C. D.【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仅有考古出土的蜀郡制造的漆器不能证明中国与朝鲜的交往比日本早,也不能证明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只能说明汉朝与朝鲜有来往及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8.中日友好交往由来已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从西汉起,中日交往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公元 97 年,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汉

6、光武帝赠日本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西汉时,日本列岛有 30 多个国家曾派使节来到中国A. B. C. D.【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叙述正确,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是在公元 57 年,故错误。9.公元 97 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A.大秦 B.欧洲C.印度洋 D.波斯湾【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 97 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今波斯湾后没有继续前行。10.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经营西域C.甘英出使大秦D.大秦遣使来汉【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7、能力。166 年,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献上礼品,说明东汉时期,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后汉书西域传请回答:(1)材料一是我国历史上哪一著名的商路?请指出它的出发点 A:_,经过地 B:_,两关 C:_,D:_。(2)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材料一图中的安息是现在的何处?(3)评价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4)材料二中,“延熹九年”具体指哪一年?从历史的角度,谈谈你对“始乃一通焉”的认识。(5)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所

8、反映的内容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第(1)(2)(4)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第(3)题,立足于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作用予以思考。第(5)题,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汉朝时的对外交往情况,可依此拟定合适的标题。答案:(1)丝绸之路。A:长安,B:河西走廊,C:玉门关,D:阳关。(2)丝绸。西亚。(3)是沟通中西交往的重要陆上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公元 166 年。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