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如图,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D.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2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 ,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小明处理数据时,绘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象(如图) ,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C.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
2、差D.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重 9.8 牛,可以写成 1 千克=9.8 牛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4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表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5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以 5 k
3、m/h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该元件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6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7g=9.8N/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1kg=9.8NB.质量是 9.8kg 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是 1NC.每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D.物体所受重力是它质量的 9.8 倍8从下列
4、图表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 5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C.表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同种表明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无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反比B.举重运动员举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C.钢丝钳口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10从下列各图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断变化的D.图丁警示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5、) 11地球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是他第 2 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人下表的空格处.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 )完成该探究. 12小荣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
6、)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3)在图中画出钩码静止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4)由图象可得结论 . 13 (1)小荣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得结论是 . (2)当小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竖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钩码的重力. (3)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 14 “神舟”号飞船发
7、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 ;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实验误差. 15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
8、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 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选填“不合理”或者“合理” ). 16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 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
9、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17做研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此时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B让物体减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C让物体以 1m/s 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10、D让物体以 0.5m/s 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大于物体重力 (3)利用天平测出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并用测力计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数据如表,可以分析得出: . 18某同学设计实验田来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比例系数为 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在一般情况下 g 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 值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 g 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5)g 值相同的城市是 ;g 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试猜想 g 值变化的
11、原因可能是 . 19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 M 与桌面的夹角 ,会观察到悬线 OA 的方向 (变化/不变) ;剪断悬线 OA,小球 (竖直/垂直)下落. 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 (3)第二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 ,他们用
12、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二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 . 20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李明把相同质量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每个钩码的质量是 100 克) ,读出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根据每次实验中钩码重力和质量的记录,在 Gm 的坐标上先描点,后连线所得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可以得出钩码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比所以钩码的重力与它的质量 应是定值,这个定值等于 . (2)如果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做,方法步骤不变请把所得的大致图象
13、在图的坐标上表示出来.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如图,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D.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专题: 图析法分析: (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用图象反映就是正比例函数(2)物体进行匀速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3)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解答: 解:A、横坐标表示质量
14、,纵坐标表示重力,由图象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符合题意B、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是一种匀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C、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体积都无关,不符合题意D、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如图斜线部分,路程跟时间成正比,表明速度不变是一种匀速运动横线部分,当时间增大时,路程不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先匀速再静止,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 (1)首先看清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2)回忆学习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对照图象和已学知识点是否对应2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
15、“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 ,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小明处理数据时,绘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象(如图) ,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C.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D.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确定比例关系;(2)根据图图象的特点来确定比例关系;(3)物理多次实验的目的可能是:减小误差;寻找规律;(4)月球表面也有重力解答: 解:A、在考
16、虑误差的情况下,表格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相等,故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 A 正确;B、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由图象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 B 正确;C、本实验课题是寻找规律的问题,故多次实验是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故 C 错误;D、在月球表面也可以测量质量、重力,只是重力比地球小,质量不变,可以完成实验,故D 正确故选:C点评: (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和图象发现规律,是物理实验数据的两种常见分析方法;(2)测量数据的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寻找规律的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或找到更普遍的规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
17、是竖直向下C.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重 9.8 牛,可以写成 1 千克=9.8 牛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重力的方向分析: 重力的定义是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其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球附近的物体,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质量是 1 千克的物体受的重力约是 9.8 牛顿,但不能说 1 千克就等于 9.8 牛顿解答: 解: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重力无关,重力一种力,与质量成正比,注意“原因”和“结果”说反了,故 A 不正确;B、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方向总
18、是竖直向下,故 B 正确;C、千克和牛顿是两个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不能直接用等号,故 C 不正确;D、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物体表面,故 D 不正确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对重力定义的理解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4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C.表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匀速直线运动专题: 图像综合题分析: (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如果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19、,是个常数,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3)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的一定的,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无关解答: 解:A、如图是正比函数图象,反映了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正比函数图象,反映了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不符合题意;C、如图是正比函数图象,反映了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不符合题意;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会随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 此题考查对图象的理解问题,弄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物理意义,根据图象分析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变化如何变化;这类图象题目,一直是中考的热
20、点,故要求必须掌握5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以 5 km/h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该元件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专题: 图析法分析: (1)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即 =g,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另外还与温度有关;(4)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
21、消耗的能源急剧增长,能源危机就在眼前解答: 解:A、图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重力,图象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它本身的质量成正比,而不是质量与重力成正比,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说明物体的速度保持 5m/s 不变,而不是5km/h,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图中横轴表示电流,纵轴表示电压,图象说明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是随温度而改变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图中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能源消耗,图象说明人类消耗能源急剧增长,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能从图象上得到有用的物理信息是
22、同学们应当掌握的技能,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意义6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密度及其特性;物理学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专题: 压轴题;学科综合题;图析法分析: 观察分析图象,找出图中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看选项中哪两个量的关系与图象中的相符,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的选项即可解答: 解:A、
23、观察图象发现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图线,图象中两个量(x,y)之间是成正比的,根据公式 G=mg 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关系,故 A 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等其他因素无关,只决定于物质本身,故 B选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C、根据公式 I= 可知,同一导体电阻一定,故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是成正比的,故 C 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D、由公式 F 浮 = 液 V 排 g 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是成正比的,故 D 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由于该题选择不符合的,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象分析能力,涉及
24、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应熟记这些关系并加深理解,特别是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要深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物理规律7g=9.8N/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1kg=9.8NB.质量是 9.8kg 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是 1NC.每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D.物体所受重力是它质量的 9.8 倍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g=9.8N/kg为一常数,其物理意义是:地面上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解答: 解:A、1kg 是指质量,9.8
25、N 是指力,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画等号,故 A 错误;B、因为 g=9.8N/kg 表示地面上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故 B 错误;C、g=9.8N/kg 表示地面上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故 C 正确;D、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成倍数关系,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 g=9.8N/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要注意重力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同物理量之间不能画等号8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 5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26、C.表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同种表明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无关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 (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如果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是个常数,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3)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的一定的,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有关,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解答: 解:A、如图是正比函数图象,反映了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不符合题意B、如图时间在变,但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符合题意C、都是铝块,体积增大到原来的几倍,质量增大到原来
27、的几倍,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不符合题意D、体积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保持固定值不变,说明物质密度跟体积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 做此类的题应遵循的步骤:(1)首先看清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2)回忆学习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对照图象和已学知识点是否对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反比B.举重运动员举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C.钢丝钳口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力是否做功的判断专题: 应用题分析: (1)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
28、体的质量成正比,即 G=mg;(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并且沿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3)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4)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压强解答: 解:A、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比值是常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运动员尽管对杠铃有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符合做功的条件,因此举力没有做功,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钢丝钳口的花纹,增大了钳口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
29、摩擦力,有效的防止了钳口夹物体出现的打滑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使刀更锋利,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C点评: 本题考查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力学的重力、摩擦力、功和压强的相关知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0从下列各图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断变化的D.图丁警示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匀速直线运动;欧姆定律的应用;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专题: 应用题分
30、析: (1)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产生了重力,我们用 G 表示重力,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2)在 vt 图象中平行于 t 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对金属导体来说,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合函数图象分析灯泡电阻值的变化;(4)煤炭的消耗量在逐年升高,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解答: 解:A、图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重力,为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即说明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选符合题意;C、图中横轴表示电流,纵轴表示电压,电压与电流
31、的比值表示灯泡的电阻值,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增大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能源消耗量,由图象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消耗能源的速度显著增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图象时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然后再看图象的变化趋势,进而判断各坐标物理的变化趋势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11地球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是他第 2 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05 N,分度值是
32、0.2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人下表的空格处.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 .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完成该探究.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值是它的量程,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图示弹簧测力计分析答题;(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作出图象;(3)分析图象,得出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4)在太空站
33、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分析答题解答: 解:(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N;读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作出图象,图象如图所示;(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4)太空工作站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因此用同样的器材不能完成实验探究;故答案为:(1)05;0.2; 2;(2)图象如图所示;(3)正比;(4)不能点评: 此题不仅考查了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这
34、也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之一,需要引起注意12小荣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3)在图中画出钩码静止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4)由图象可得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或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一栏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数值,设表格中空白处的物理量为 m,选二、三、四、六栏
35、中的任一组数据与第五栏中的物理量建立等式,求出空白处的数字;(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3)将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拉力大小等于重力;(4)分析图象,得出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解答: 解:(1)根据第四、五列数据列出等式: = ,解得:m=400g(2)根据表中数据对应坐标(100g,1N) (200g,2N) (300g,3N) (400g,4N)(500g,5N)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线将描绘的点连接起来,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3)钩码受重力和拉力作用,拉力和
36、重力是一对平衡力,G=F=2N,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 G=2N;拉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 F=2N,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下图所示:(4)由图象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可得物体所受重力与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或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故答案为:(1)400;(2)见上图;(3)见上图;(4)物体所受重力与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或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点评: 本题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作图能力及概括能力,是一道综合性题目,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作图时一定要细心,规范作图13 (1)小荣探究“重
37、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得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 (2)当小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竖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钩码的重力. (3)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重力示意图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描点连线,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得出图中物体所
38、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2)根据平衡状态判断拉力和重力的关系即可;(3)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据此画出重力对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解答: 解:(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象也能发现这两个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当钩码竖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3)沿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起点(作用点)在
39、木块的几何中心上,在箭头附近标上符号 G,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见上图乙所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等于;(3)见上图丙所示:点评: 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要求学生能从实验数据或图象,得出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概括能力、图象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是一道基础题14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40、弹簧测力计 ; (2)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 作出 Gm 图象,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或求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果是一定值,则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A (填字母代号).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实验误差.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根据实验目的,要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从而可判断出所需的器材;(2)两个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则这两个量成正比,正比例函数图象时一条过原点的直线;(3)此实验中多次测
41、量,是为了得出重力和质量的正比例关系,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解答: 解:(1)实验中除了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外,还需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钩码的重力;(2)若 Gm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探究得出重力和质量的正比例关系,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故选 A;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作出 Gm 图象,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或求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果是一定值,则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A点评: 此题是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物体所受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42、,考查了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以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15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 成正比 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了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合理 (选填“不合理”或者“合理” ).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
43、G=mg 知,重力与物质的密度无关,即与物质种类无关解答: 解:(1)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不同,不影响探究结果所以乙同学的做法合理故答案为:成正比; (2)合理点评: 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是中考探究题考查的热点16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 二力平衡 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
44、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 A .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平衡,两个力平衡时,大小相等(2)进行实验究某两个量
45、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它的变量相同解答: 解:(1)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知识知,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此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2)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也不同,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使物体的其它量相同,即物体的材料应相同所以乙同学的做法不合理故选 A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 (2)A点评: 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是中考探究题考查的热点17做研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处于静止状态,
46、画出此时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让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B让物体减速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C让物体以 1m/s 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D让物体以 0.5m/s 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大于物体重力 (3)利用天平测出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并用测力计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数据如表,可以分析得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考点: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 (1)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求出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解答: 解:(1)物体受到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作用,由于处于静止状态,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如下图:(2)A、让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测力计示数大于于物体的重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让物体减速向上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让物体以 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