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部分 第一板块 第 3 课时考点 透镜及其三条特殊光线1(易错点 2)(2017 海南)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2(易错点 2)(2016 岳阳改编 )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瓶内灌了水,透明圆形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_透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作用,烈日出来后,可能引起森林大火。3(易错点 1)如图 10 所示,a、b 是从点光源 S 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 S 的位置。图 10考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4(2017 咸宁)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 1 倍焦距5(2017 威海改编)如图 11 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11A当物体距透镜 8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B当物体距透镜 16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
3、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6(2017 乐山)如图 12 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 ”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图 12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7(2017 河南改编)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_(选填“增大” 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此时所成的像 _
4、(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考点 人眼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8(2017 江西)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 13 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像。(选填“实”或“虚”) 。图 139(易错点 3)(2017 东莞二模改编 )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其成因如图 14甲所示,物体 A 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物体 A 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 移动;如果不移动物体,也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配戴_透镜做成的眼镜。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 14乙所示,镜片 A 区厚度相同,B 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区看同学。图 1410. (易错点 3)如图 15 所示,在方框内画出矫正远视眼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图 15参考答案1B 2.凸 会聚3如图 4 所示 图 44B 5.D 6.A 7. 缩小 减小 变小 8.甲 实9远视 左 凸 A 10.如图 5 所示图 5